宝宝不会走路的原因
一般而言,宝宝在11个月时就能够独自站立了,1岁到1岁3个月时能够独立走路,到了1岁半左右能够拉着玩具自己行走,大约1岁8个月就能跨过门槛。但其中也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学走路的时间即使偏差四五个月也是正常的。
医生提到,宝宝2岁还不会走路,不一定是由缺钙引起的。因为,由佝偻病引起走路晚的宝宝并不多见,只是有的宝宝可能会因腿部肌肉力量差、身体的平衡能力及各部位动作的协调性较差而常常摔倒。不过,一般到了2岁左右就能够走得比较自如了。建议你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一下,观察走路晚是否由一些疾病所引起。
有些脑部疾病会影响宝宝学走路,如脑性瘫痪的宝宝,会坐、会走的时间都明显落后于正常的孩子,但他们大多有早产、产伤、窒息或核黄疸的病史。另外,良性先天性肌迟缓症的患儿,会走路的时间也比较晚。经过检查若是宝宝有异常,应及早进行相应的治疗。
而孩子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也有很多,可能由各种异常疾病导致,常见的疾病包括:
1.听力障碍:包括全聋以及部分听力丧失,原因既有先天性的也有后天性的。
2.智力低下:是指在发育期智力明显低于同龄儿平均水平,同时伴有一些行为障碍的一组疾病。
3.自闭症:这个名词对许多父母来说也许还颇为陌生,但近几年来,因自闭症前来就诊的患儿越来越多。
4.正常现象:临床上的确有一类说话延迟的孩子不属于病态,也不需要特殊干预,叫做“特发性语言发育延迟”。这种孩子在智力、听力、行为等方面都是正常的,但就是说话很晚,可能到了两岁半或三岁还什么都不会说,但一旦他会说话,就好像忽然间什么都会说了。
需要提醒的是,“特发性语言发育延迟”的诊断必须由专业医生作出,而且这类孩子毕竟只是部分情况,如果家长抱有侥幸心理,把说话晚的孩子都当成正常而不去就诊,则可能酿成大错。
温馨提示:孩子不会说话不会走路对其生活和学习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非常重要。如您还有疑问可直接拨打24小时健康热线:028-6876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