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脑瘫不仅仅会导致儿童的自理能力低下,而且还导致孩子不能正常的行走,所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小儿脑瘫一旦确诊其治疗刻不容缓,对脑瘫孩子来说,肌张力异常是其典型症状之一。那么很多不了解的家长就在询问什么是肌张力?
简单地说就是肌细胞相互牵引产生的力量。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并表现为多种形式,如人在静卧休息时,身体各部肌肉所具有的肌张力称为静止性肌张力。躯体站立时,虽不肌肉显著收缩,但躯体前后肌肉亦保持一定张力,以维持站立姿势和身体稳定,称为姿势性肌张力。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张力,称为运动性肌张力,是保证肌肉运动连续、平滑(无颤抖、抽搐、痉挛)的重要因素。
通过被动地屈曲、伸直、旋前、旋后肢体,了解其肌张力。小婴儿可握住其前臂摇晃手,根据手的活动范围了解上肢肌张力。测下肢肌张力还可握住小腿摇摆其足,根据足活动的范围判断其张力,张力低时摇晃手足时手足甩动的范围大,张力高时活动范围小。
同时,我们还可根据关节活动范围大小来判断,被动运动关节若活动范围大,说明肌张力低,关节活动范围小,活动受限说明肌张力高。了解上肢肩关节活动范围可检查“围巾征”,观察肘关节与躯干正中线的关系,了解下肢肌张力可检查外展角、胭窝角、足跟触耳试验及足背屈角。
肌张力的具体的方法如下:
1.通过抱起的手感,初步判定孩子肌张力情况。肌张力低,抱起时会感觉困难,如捞面条样的感觉,有下沉的感觉,孩子也容易从家长手中滑落。肌张力高,抱起时会有强直感和抵抗感,如抱棍棒的感觉。
2.触摸。触摸测试者可以通过用手触摸患儿上下肢的肌肉来感受肌肉组织的紧张度。若患儿肌肉张力低下,那么手感柔软、松弛,对手指的按压较少有抵抗。如肌肉张力正常,触摸时手感柔软适中,结实而富有弹性。如肌肉张力高,则手感紧张,对手指的按压有比较强的抵抗。
3.被动运动。保证孩子在放松状态下,一手握脚踝部位,一手握脚。脚从较远快速折返较近,在这个过程中,是否出现卡顿、异动的现象。这种卡顿、异动则为肌张力高。肌张力低,则会感觉沉重,无抵抗力。
特别提醒:家长在检查过程中注意力度,防止给孩子造成伤害。检查一定是在孩子放松状态下进行。另外,检查孩子肌张力时要注意,一些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的患儿,由于关节挛缩,以致关节活动受限,不要误认是肌张力增高。
因为婴儿早期脑组织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出生后6个月内大脑处于迅速生长发育阶段,如此时进行早期干预,放心显著,治疗后运动障碍较易恢复。6个月以前是脑瘫儿治疗的关键期,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看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