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诊疗项目 > 脑瘫 >

【患者实录】脑瘫患儿渴望上学,西南脑科助她圆梦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图片中的小孩名叫小华(化名),今年10岁,出生时早产,后检查出患有脑瘫。小华3岁时还不会走路,头总是偏向一侧,手脚蜷缩,经常流口水,说话不清楚,家人也无法明白她的意思。家属带着小华去了许多地方治疗,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见起效。家人一度想放弃,但是看到周围同龄孩子上学、玩耍,又不忍心让小华就这样过一辈子。他们希望能改善小华的语言功能和流口水的症状。舅妈说:“希望她能去学校,不要浪费了她的儿童时代”。

舅妈描述患者病情

  较后,妈妈和舅妈带着小华来到了成都西南脑科医院,医生会诊后,根据小华的情况和家属的想法,给小华行了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

  家属说,术后第二天小华叫了一声“舅妈”,还叫舅妈“给我买糖”。经观察,小华也没有再流口水。这些方面的改善都让她的家人很欣慰。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小华自己也非常开心。舅妈说:“往常从来没有这样说过,看着比起手术以前很有改善。”

家属的治疗期望

  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

  脑瘫患者皮层功能低下,自主神经功能失衡明显,如流涎,胃肠功能紊乱、情绪异常等,手术通过影响脑干的调整,作用于所支配的脏器,从而部分改善其功能。

  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离后,可使脑部血管扩张,脑供血增加,脑组织缺血缺氧症状得到改善,侧支循环建立,使部分临界状态下的神经元细胞功能得到恢复,改善脑组织的代偿功能,从而通过中枢调节使吞咽运动及口腔括约肌协调功能改善而减少流涎。手术剥离了颈总动脉外膜,阻断了交感神经的传导,交感神经的直接支配效应减弱,可使唾液的分泌量减少。

  脑瘫患者脑组织发育不良,皮层萎缩,白质疏松,脑组织内血管变细,循环不良,当手术剖除可能存在的交感紧张性因素后,近期的脑组织供血改善相当明显,可以使脑瘫患儿上肢的肌张力得到下降、协调性提高、定位能力增强、吐字更加清晰和连贯。

  该手术适合哪些患者?

  ① 年龄:建议在10个月至5岁间施行,脑瘫尤其伴有流涎、口眼歪斜、颤抖、发育障碍者,30岁以下适合。

  ② 混合型及手足徐动型脑瘫,上肢肌力不协调,如手部屈伸肌力失调和手部痉挛瘫痪等。

  ③ 脑供血不全性脑瘫。以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为主,兼顾改善流涎、斜视、言语不清、四肢肌张力较高等。


  患者术后情况

  脑瘫相关治疗方式

  脑瘫发病率发病率为1-5‰。中国大陆目前有600多万脑瘫患者,每年新增患儿约5 万人 。四川脑瘫患者超过40万。

  据临床数据显示,手术改善脑瘫患者症状的总体有效率随年龄增大呈下降趋势。因此医生提倡手术的较佳时机是6个月-6岁,患儿年龄越小治疗越有利于康复,尤其是语言康复方面会有很大的改善,因为6岁以前是小孩语言发育的关键期。

  针对各类型的脑瘫,当前成都西南脑科医院采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脑立体定向仪术、神经修复术、神经阻滞介入术、选择性脊髓神经部分切断术(FSPR)、周围神经窄锁术(SPN)、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脑瘫肌力肌张力调整术(CP-MMA术)等一整套治疗体系,对脑瘫患者预后康复评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医生链接:张涵博士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北京常驻西南脑科医生,成都西南脑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毕业于吉林大学,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四川省抗癫痫协会会员。曾任职于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脑科医院、上海脑科医院、哈医大四院神经外科工作20多年。

  擅长:外科开颅手术+VNS手术(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癫痫;SPN手术(周围神经缩窄术)治疗运动障碍病及肢体硬瘫;脑立体定向仪术+DBS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射频+巴氏MVD显微分离术,治疗感觉障碍(含疼痛),软组织疼痛、躯体神经疼痛、交感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颈动脉外膜剥脱术+SPN手术(周围神经缩窄术),治疗脑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