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宝妈都发现宝宝在某个年龄段会突然踮着脚走路,例如“我家宝宝十个月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较近总喜欢踮着脚站,她这样站没事吗?”“我家宝宝一岁半了,一不注意他就踮着脚走,一说他,他就放下来,不注意时又会偷偷踮起来,这样下去有问题吗?”
引起孩子踮脚走路的原因很多,具体要看情况,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生理性的踮脚走路是孩子正常成长的发育过程,由于学习走路的时候,足部力量无法支撑身体,就会出现踮脚走路的情况。但随着孩子的正常,这种情况会逐渐消失。但如果是一种踮脚走路那么就要警惕是病理性尖足。
病理性尖足是脑瘫的一种表现形式。尖足即宝宝站立时足尖着地,两腿交叉,医学上谓之“剪形步态”,大多是脑发育不全造成的,往往提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宫内发育异常、早产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运动及姿势异常。
以下原因都可造成孩子踮脚走路
1、宝宝身体意识不足:如果宝宝年龄小,对自己的腿和脚的意识还不够,很可能会导致他们不能灵活地运用这些部位,走路时可能会出现腿脚僵硬的现象。
2、宝宝还没有学会打开和放松膝盖:宝宝刚学会站立或走路时,很多宝宝还没有学会如何打开和放松膝盖,所以他们站着时总是紧绷着双腿,下意识的会出现踮着脚的情况。
3、单纯的好奇和模仿:幼儿时期的宝宝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如果他们看到其他宝宝会踮着脚走,当他们开始走路时,他们就会不自觉的去模仿。
4、学步车和学步带导致的:这两样东西会导致宝宝踮着脚走路,因为宝宝学走路时被提着走,这很有可能会让宝宝以为走路其实就是踮着脚的。环境中无法让宝宝扶着走,以致缺乏兴趣,没有走的机会。
5、膝窝部肌张力高或脚踝部肌张力高:如果宝宝的膝盖、小腿、脚踝、脚跟等部位肌张力比较高,宝宝站立或行走时就可能出现踮着脚走的情况。
6、迷路反射没有抑制和整合:如果迷路反射没有抑制和整合到主动运动中去,宝宝在行走时就会呈现芭蕾步态——踮着脚走,这种姿态平衡力不好,很容易出现摔跤的情况。
温馨提示:孩子出现踮脚走路的情况,家长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如果踮脚走路的情况一直不消失,那么建议及时在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