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宝宝今年两岁半了,走路老是掂脚尖,正常吗?
走路是每一个宝宝都要学会的技能,也是生理发育到一定阶段的自然需要。当孩子刚开始学习走路的时候,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走路爱摔跤、八字脚、踮脚等。其中,走路踮脚是很多家长十分关注的问题。
孩子踮脚走路怎么回事?
宝宝初学走路的时候总是踮着脚尖,这是因为他对下肢或脚部肌肉群、关节和韧带的掌控尚不灵活,爸爸妈妈没必要太担心,这是多数宝宝会出现的正常行为;但如果宝宝在会走路后几个月还有这种情况发生,则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警示信号,家长需认真观察,必要时就医诊断。
正常情况下,很多宝宝会在扶东西走路和刚会走路阶段,偶尔踮着脚尖,但这种情况不会长期持续下去,一般会在学会走路后一段时间内便自行消失。如果宝宝只是偶尔这样做,可能是因为他对脚、脚踝等部位肌肉和关节的掌控不够熟练,也可能仅是出于好玩。因此,前期宝宝学走路出现这种现象,一般不用太担心。
必须注意的情况
一般来说,孩子在2岁以内出现踮脚走路的情况都比较正常,但是如果2岁以后,孩子在学会独站后或者下蹲之后,主要还是用踮脚走路的方式,那么可能是病理性尖足。病理性尖足往往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会伴有运动发育落后、视听反映不灵敏、尖足长期存在不消并出现了其他异常姿势。这种情况要特别注意脑瘫,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康复治疗,否则对后期的站立、行走都会产生巨大影响。早产儿是易发群体,需要格外关注。
温馨提示:发现孩子出现踮脚走路的情况时,家长要注意观察,是偶尔的还是一直长期持续存在,以便能够尽早干预和治疗。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