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诊疗项目 > 脑瘫 >

9个月的婴儿走路时脚尖着地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许多宝宝在10个月时开始学走路,但是走路像穿高跟鞋一样,特别是走慢的时候每一步都要踮脚尖。有人认为,脚尖着地的走路方式是健康问题,对此不少家长十分担忧。那么,在学习走路时的小宝宝,脚尖着地正不正常呢?

  学步期脚尖着地是正常现象

  先解释下用脚尖走路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足尖步态”,简称“尖足。一岁以内正常婴儿(说明:l岁以内为婴儿,l岁到3岁为幼儿),在生长发育阶段出现尖足,是属正常的。因为宝宝刚学走路时重心往前,小腿肌肉往往也会出现紧张,身体的协调度不够,对不同的地面还没适应,缺乏触地感,从而产生了踮脚尖这种走路方式。

  医学上认为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孩子提升平衡能力以及加强脚部的肌肉力量,一般不会持续多久,就会恢复正常。

  不要过早让孩子学步

  根据宝宝发育的一般规律,在1岁左右,大脑对于神经的支配也相对成熟,宝宝在这时开始学习走路,因为个体的差异,宝宝开始学走路的时间并非相同,较早学走路的时间也不应该小于9个月。

  一般来说,在1岁3个月左右,家长可以领着宝宝迈步,1岁半左右,宝宝可以扶着东西走路,1岁六七个月时,在家长的保护和协助下,宝宝就可以上台阶了。

  尖足也要警惕脑瘫

  另外,如果宝宝1岁半还不会走路,或者是一直处于尖足的状态,有可能是脑瘫引起的跟腱挛缩,需要高度引起重视。

  温馨提示:为方便患者及有需要的人较好的了解所患疾病的信息,医院特别开设了免费在线咨询服务,在线为您解答相关疾病问题。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