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即脑性瘫痪,多在婴儿期出现,一般在6个月左右就会有明显的异常。有的孩子在新生儿期即会出现一些迹象,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和姿势异常,常伴有智力障碍、视力异常、听力减退、语言障碍、癫痫及认知行为异常等表现。
怎样早期发现孩子患有小儿脑瘫呢?
作为父母,先要了解小儿在不同时期的正常生长发育规律,经常居家测试孩子的运动能力,并了解小儿脑瘫有哪些症状。这样,当孩子有了问题时就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小儿脑瘫有哪些表现呢?
1、运动发育进程远落后:俗话说“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如果宝宝在抬头、翻身、坐起、滚爬等方面的发育进程远远落后于同龄宝宝,可能是宝宝脑瘫的症状。
2、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或受损:刚出生的宝宝,宝妈如果托住宝宝腋下,让其光脚接触床面或地面,他会自主向前迈步,这是不正常的,稍大一点,如果有人靠近或周边突然响起声音,宝宝的双臂会立即向前伸直,继而屈曲向内收拢至胸前,呈拥抱状,这也是脑瘫的症状。
3、听力障碍:婴儿脑瘫,他的听力则会减退甚至全聋,无法回应家长说的话,且面对高分贝噪音无动于衷,毫无反应。另外宝宝喝奶时容易出现咳奶、呛奶、嘴无法闭合。这样的宝宝一眼看上去反应比较迟钝甚至无反应。
对于小宝宝,家长要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做到心中有数。如发现自己宝宝与同龄孩子的举动、表情、吃喝有异样,就要带孩子去检查,宝宝在2岁之前发现脑瘫,的希望还是挺大的,如果错过了较佳治疗时间,对宝宝的未来影响很大,所以说脑瘫一定要早发现早做打算。
温馨提示:经过上述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小儿脑瘫并不可怕,患儿家长应注意对患儿进行早期观察,早期治疗,只有这样,脑瘫患者就能得到较大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