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足,指小儿尖足,是脑瘫的一种表现形式。尖足即宝宝站立时足尖着地,两腿交叉,医学上谓之“剪形步态”,大多是脑发育不全造成的,往往提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宫内发育异常、早产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运动及姿势异常。
小儿脑瘫这种疾病还造成患儿出现身体的肌张力异常,主动运动发育落后等等并发症都是非常严重的,出现足尖走路的原因大多数都是由于小儿的肌张力出现异常造成的,在临床上多数小儿脑瘫患儿都以肌张力增高为主。
脑瘫患儿由于身体的肌张力增高造成肌力紧张,不能够自主的伸缩,因此,常常会造成患儿的脚部出现不能够弯曲、尖足、全身僵硬等症状表现出来,这些特征和症状都是我们大家应该重视起来的。
尖足也可能是正常现象
通常在宝宝扶站立位蹦跳阶段时和10个月左右开始持续站立阶段时会出现这种尖足现象,但是随着生长发育会消失。前期宝宝学走路出现这种现象,一般不用太担心。但如果孩子在学会独站后或者下蹲的时候也常表现脚尖站立,而且平时走路表现为踮脚走的频率很高,就需要提高警惕,及时检查治疗。
“脑立体定向仪” 为脑瘫患儿带来福音
“脑立体定向仪”是在脑立体定向手术中取代传统的定向仪框架,通过识别贴附于患者头部的标志点,建立相应的三维坐标体系,并可标示出靶点位置和穿刺轨迹。智能机械臂按照模拟轨迹固定穿刺方向,为术者提供准确导航和操作平台。
该技术具有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放心性强等优点,整个手术过程患者在清醒状态下进行,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微创手术,减轻手术对患者的伤害,帮助患者达到接近正常人生活。
温馨提示:足尖走路,严重影响孩子的行走,一旦发现孩子有此类表现,一定要及时进行专业的检查和治疗,不可讳疾忌医。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