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发育水平的一种常见情况。宝宝语言发育迟缓不仅会影响到儿童认知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儿童情绪、个性及人际关系的发展,甚至会导致儿童心理异常。那么,究竟有哪些原因,会让这些宝宝的语言发育比同龄的小朋友落后了呢?
一、听觉器官是否异常
宝宝学话,先必须要能听到外界的声音,才能逐渐模仿并学会说话。如果听觉器官异常,听不到外界的声音,那就无法模仿说话,较终也就不会说话,就会成为所谓的聋哑儿。
很多聋宝宝在刚出生时看起来都很健康,但其实很可能在妈妈肚子里就已经存在听力障碍问题了,这些宝宝多数到了2~3岁不会说话时才引起家长的注意,但这个时候就已经错过了早期干预的较佳时期。
二、是否有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一个人会说话,不是生来就有的。语言的形成,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语言刺激,这才是儿童语言发育的重要条件。宝宝如果缺乏真正有效的语言刺激,没有进行反复的语言强化,学说话自然会比别人慢一步。
三、构音器官是否正常
构音器官包括肺、喉、面部、口部肌肉, 硬腭、腭咽肌、舌、下颌等,构音器官若发生异常,也可能会造成语言的发育障碍,其特点是宝宝可以发音,但会表现为语言不清晰。儿童腭裂、黏膜下腭裂等也会造成鼻音过重等问题。
几乎构音障碍的患者都存在一定的舌唇运动不良,舌唇运动不良会使宝宝发音歪曲、置换或难以理解。因此,如果存在有构音器官异常的患儿,应尽早手术,并及时到医院治疗。
四、大脑发育是否正常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如脑瘫,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伴有语言和智能障碍。过去常常认为脑瘫是不治之症,随着服务医学的不断发展,脑瘫其实是可治的,尤其是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服务服务可以使很多脑瘫患儿正常化。宝宝在3岁前的脑组织发育还不,还处于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由于大脑的可塑性极强,恢复能力快,在这一时期如能及时应用早期服务及早期干预的方法,可促进脑损伤后遗症的高危新生儿的潜能发挥,预防或减轻其伤残的发生,使其发育水平赶上正常儿童。
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高胆红素血症、多胎、高龄产妇初产、先兆流产、感染、新生儿惊厥、颅内出血等都是引起脑组织损伤的高危因素。因此,要积极做好母亲孕期、围生期保健,预防早产、难产、窒息,是减少小儿脑部损伤的重要措施。
温馨提示:为方便患者就诊,我院推行全年无假日门诊。为了您诊疗不排队、不等待,不耽误您的工作时间,请提前网上或电话预约,拨打免费健康热线:028-68760707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