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尖足,就是宝宝像跳芭蕾舞一样的迹象,站立时脚尖着地,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为小儿尖足。
尖足正常吗?
当宝宝在子宫中,通常会紧紧地蜷缩成一团,这将导致发育出非常紧密的跟腱,出生后需要足够的时间来伸展。在12到14个月的年龄,宝宝开始走路。在这期间,宝宝可能会先踮脚尖,然后慢慢开始走平脚。步行大约3到6个月后,用脚尖行走的情况会消失。
宝宝3岁之后仍然踮着脚行走,可能表明某些地方出现了问题。这种情况通常是出现在自闭症儿童和脑瘫儿童上。
尖足的原因
1.跟腱短。一些宝宝无法伸展跟腱,导致宝宝长时间使用脚尖行走。
2.脑瘫。为数不多的脑瘫类型会影响脚和走路。痉挛性脑瘫可以引起严重的肌肉僵硬,从而影响脚部周围肌肉,行走困难。
3.心源性脑栓塞。因为早产儿可能在大脑中出现神经损伤问题,能会导致使用脚趾行走和其他困难的运动。
4.痉挛性偏瘫。跟腱太紧需要宝宝使用脚尖行走,因为这种情况下宝宝不能把脚放平走路。
5.自闭症和语言延迟。脚趾走路、讲话困难和语言延迟,这可能是自闭症的一种症状。
6.特发性脚趾行走。如果没有其他的症状,并且踝关节正常,医生通常会诊断特发性脚趾行走。这只是意味着没有什么严重的问题以及原因不明。
温馨提示:走路看似是一件小事,但也不可忽略。一旦宝宝3岁之后走路仍有问题,一定要及时去矫正治疗。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