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妈妈在照顾宝宝的时候,发现宝宝总是喜欢脚尖着地,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正常的呢?小兰妈妈说到:“较近我发现宝宝站立的时候总是脚尖着地,脚后眼不着地,有人说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脑瘫。我好担心啊,宝宝会不会真的有脑瘫?”
宝宝站立时总是喜欢脚尖着地,为什么呢?
孩子学站立和走路时为什么喜欢脚尖着地?因为孩子在学习站立和走路的过程中,通过爬到扶着物体站立,大多是脚尖先着地,只有脚尖着地以后,他才能走。另外,如果家长在托着孩子的腋下扶着他站立的时候,孩子被家长用力往上支撑着,他自然就用脚尖着地了。
另一种情况需要引起注意,在孩子还没有开始学习站立或走路时,脚就经常绷着,就像跳芭蕾的脚似的,或者孩子已经1周岁且已经学会熟练走路后,还是用脚尖点地,发现这种情况,较好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因为这种情况有可能是下肢肌张力高。肌张力高表现为:下肢伸直、内收交叉、呈剪刀状,站立的时候脚尖着地。 肌张力高的孩子有小儿脑瘫的可能, 要及时就医。
孩子尖脚走路还有可能是痉挛型脑瘫,痉挛型脑瘫是指因未成熟大脑在各种原因作用下发育不全而致的非进行性损伤所引起的运动和姿势紊乱。临床上,痉挛型脑瘫患者可表现出多种畸形,比如尖足、踮脚等。
痉挛型脑瘫孩子出现尖足是由于肌肉痉挛,而肌肉痉挛在临床上又可以被分为动态畸形和静态畸形。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动态畸形和静态畸形,通过手术缓解患者肌肉痉挛才是治疗的正确方式,也是治疗必不可少的。
宝宝用脚尖走路,及时治疗是关键
“脑立体定向仪技术+神经微侵袭术”的治疗可以解决肢体痉挛的问题,术后再配合康复训练,恢复情况会比较乐观。具体来说,手术通过对脊髓神经的处理,调整患儿的肌张力,使痉挛肌肉的肌张力尽量接近正常状态,可以长期、稳定、彻底地解决患儿肌肉痉挛的痛苦,对于脑瘫患儿来说较为适合。
温馨提示:宝宝患病,及时治疗是关键,要找准适合孩子的治疗方法,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越早治疗,孩子康复放心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