踮起脚尖走路医学称之为是“尖足”,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尖足是孩子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无需担心,但病理性尖足往往是脑损伤或脑瘫的早期表现,就要特别留意了。
生理性尖足一般发生在孩子5个月左右,从孩子能双下肢支持体重到孩子想跳起这个阶段。病理性尖足可以发生在任何阶段,孩子年龄越大症状会越明显。
尖足的特点
尖足以小腿三头肌肌张力高为主,导致踝关节过伸,无法背屈,站立时足底部不能起到支撑面的作用。患儿站立时需要付出更多的力量,平衡能力也因而受到影响。
为什么会出现尖足?
尖足主要有三个原因:
1、大部分孩子踮脚走路只是因为好奇和幼稚,无需任何干预,他们也会走过这个阶段。
2、有的孩子是因为跟腱过紧,可能需要拉伸。
3、 脑瘫孩子可出现尖足表现,同时伴随其他发育延迟的信号,如运动障碍、语言障碍等。
小孩尖足要注意特发性踮足
孩子从头到脚都查不出问题,偏偏爱踮脚。这可能是特发性踮足,它源于学步时养成的坏习惯,是孩子一种习惯性步态。它也被称为“家族性踮足”。因为有研究显示,特发性踮足具有“遗传性”,往往是家庭多名亲密成员共有的特征。
特发性踮足还会伴有一些特定的行为发育特征。有些小型观察研究就指出,语言发育迟缓,平衡、寻找动作等控制和感知发展受限,在特发性踮足儿的身上很多见。
温馨提示:如果孩子在学步期间出现踮脚走路的情况,一般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发现孩子就跟跳芭蕾舞一样,脚跟一直不着地,那么就要提高警惕,及时检查和治疗了。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