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宝宝现在已经一周岁了,可是扶他站的时候身体老是晃,站也站不稳,感觉好像腿部力量很弱,这是怎么回事啊?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站稳呢?
俗话说“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看着别人家的宝宝在一岁时已经能够利索的爬动,或者是开始学习走路了,而自己的孩子周岁时却还站不稳,有的家长心里面就开始着急不安,觉得是不是孩子发育有问题。
其实,“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仅供参考,并不是一个统一标准。每个宝宝发育和发展水平都不一样,大动作发育有快有慢,一般来说,正常经过爬行阶段的小宝贝,大概10个月左右就可以偶尔自己扶着东西站起来。而要想看到宝宝能走,并且在自己站起来的基础上,完成一定的位移而不会发生跌倒的情况,则一般需要等待小儿1岁半左右。
在生活中,如果家长们观察到自家宝宝的脚已经能够轻松着地,与此同时也可以自觉做到平衡身体,在不借助其他人的帮助下,就可以试着自己扶着物体进行站立。在这个时候,这个时候家长可以适当鼓励宝宝练习站立这一动作。
如何让宝宝更好站立?
1、练好爬行是第一步。爬行是较好的全身运动,在爬行中抬起头颈,可以锻炼颈部的肌肉。同时胸腹部离地,四肢支撑身体的重量,也锻炼了胸、腰、腹、背与四肢的肌肉,不但可以促进骨骼生长和韧带灵活,更为站立、行走打下基础;
2、一定要在婴儿期及早训练爬行。爬、走路、跌倒、再站起,这是一个运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发育的过程,宝宝正是在这种自主运动中学会掌握平衡、增强条件反射、学会思考;
3、不要使用学步车。如果用学步车过早地将婴儿固定住,将会使婴儿失去了大肌肉群运动的机会,且在学爬期得不到爬行锻炼,而处在学站学走的阶段,又未能独站,走路可能不会提前。
4、允许宝宝自由探索。探索欲望这个阶段宝宝的站立与行走,主要源于探索欲望的驱使,他并不是为了站立而站立、为行走而行走,而是想站起来,走出去,去探索周围的先进。
温馨提示:孩子站立的时间因人而异,有的早有的晚,具有一定的时间差,过早或过晚对孩子的成长来说都非常不利。如果孩子在既定时间没有正常的站立,家长可以直接带孩子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便明确具体原因。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