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北(化名),是一名脑瘫患者,来自成都市周边的一个小镇,今年15岁了。对他来说,一个简单动作重复教上百遍,都未必能学会,他不会走路,不会说话,父母为此担心不已,一家人辗转了很多地方,很少有医院肯接收北北(化名),因为检查的时候孩子死活不肯张嘴。
据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脑瘫患儿平均每年以4.6万人的速度递增,发病率为2.58‰,排在小儿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的第一位。但是,其中多数的患儿因没有早期发现和治疗,造成了终身残疾。
神经系统不像感冒发烧,一旦受损很难修复
儿童期尽早干预有望得到良好恢复
很多人会混淆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和精神障碍性疾病(即“神经病”与“精神病”)。其实,精神病是指人的思维意识发生改变,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症等;而神经病是指人的神经系统发生了病变,常见的比如脑瘫、癫痫、老年痴呆症等。
“神经系统疾病不像感冒发烧,一旦受损修复是极其困难的,不过儿童因为处于生长发育期,受损后可能会有一些恢复。”医生强调,儿童时期应该争取时间、及时干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尽可能得到较好的康复,而且越早越好。
比如脑瘫是脑的发育过程中脑神经遭到损坏引起的,它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伤残综合征,1岁以前干预、康复较好,并尽量在7岁之前进行。
不过,目前国内对于小儿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的诊疗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一方面,社会大众对其认识不足,耽误了较佳干预期;另一方面受限于经济发展水平,成人一般有医保但小儿却没有,经济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家长治疗或不治疗,积极治疗或消极治疗。
3个月抬不了头,6个月还不会坐……
这些“端倪”家长千万别忽视!
医生提醒广大家长,小儿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的病因和治疗往往都比较复杂,可以合并其他多种疾病,就算是相同的一个症状其背后可能是不同的疾病造成的,因此诊断相对困难。
但很多时候,家长可以从孩子发育过程中发现“端倪”,比如3个月大的宝宝可以抬头了却抬不了,6个月能坐了还不会坐等等。
“再比如说话,不少家长觉得2岁还说不了话很正常,很多科学家不也是很晚才说话么,这些观念就是错误的。”医生提醒,要注意孩子发育过程中的一些“里程碑”,比如说话、走路、站立等功能的发育,如果发现有问题,应该及时去医院咨询。
温馨提醒:成都西南脑科医院作为中国扶贫医疗救助小儿脑瘫项目定点医院,为确保治疗放心,坚持以中国扶贫医疗救助小儿脑瘫项目组医生亲诊,以好的医疗资源服务于广大脑瘫患儿,贫困家庭可通过拨打中国扶贫医疗救助小儿脑瘫项目全国公益热线:028-68760707或网上咨询预约申请公益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