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尖走路就是我们俗称的"尖足",尖足是脑瘫的表现之一。如果宝宝在学步完成后,偶尔出现踮着脚尖走路,是正常的。这可能是因为宝宝学会走路后想要学习更高级的技巧,比如小跑、跳等。如果宝宝从学站到学走期间一直踮着脚,那就要特别警惕。
还有极少数宝宝因为过早使用学步车,导致学步阶段踮脚走路,但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宝宝不再使用学步车后的一周左右,就不再踮脚走路。正常宝宝学走路时,都是双脚平稳着地。
大约一周岁左右的孩子出现踮脚走路的情况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孩子发育会逐渐改善,小孩在一周半左右这种踮脚的现象就会消失。可以试着给宝宝穿硬底鞋看看,等他慢慢适应,如果踮脚的现象还未改善,应考虑是由病理原因引起。这种时候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就诊。
训练宝宝走路的方法
1、常让宝宝趴着
根据研究,让宝宝趴着是影响他发育的关键,常趴着的宝宝很快就会爬、坐和走路,所以父母应该常让孩子趴着,刺激发育。
2、慢慢拉起坐立
当宝宝躺着时,用手轻轻将宝宝从床上拉起来坐着,这动作可以训练他的脖子肌肉,以及上半部身体的肌肉。
3、帮宝宝做按摩
按摩是一个很好抚慰、镇定宝宝的方式,因为它增进了肌肉的张力,对身体发育很有益,还可以藉此舒缓宝宝的肌肉。
4、支持你的宝宝
如果你的宝宝不喜欢趴着的姿势,那可以用尿布包在他的腹部和胸部,因为这会帮助宝宝训练抬起上半身。
5、放在床上翻滚
把宝宝放在床中间,陪着他,鼓励他,让他在床上多翻滚,这也可以训练宝宝的肌肉,让他更有力。
6、训练双腿移动
在地板上协助宝宝试着移动双腿,先移动一只脚,等宝宝身体站稳之后,再尝试移动另一只脚,让宝宝可以练习使用双腿。
7、让他自由活动
让宝宝自由的翻滚或是爬行,慢慢的他会发展自己的力量和肌肉,自然而然就会懂得如何运用双脚行走。
温馨提示:当宝宝出现走路踮脚的情况,应注意进行具体分析,如果是外物因素导致,那么可及时纠正。如果是因为脑瘫等疾病引起,及早发现及早就医对孩子的后期康复也更有好的放心。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