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诊疗项目 > 脑瘫 >

宝宝学走路时右脚喜欢脚尖着地正常吗?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用脚尖走路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足尖步态”,简称“尖足。一岁左右正常学步的婴儿,在生长发育阶段出现尖足,是属正常的。因为宝宝刚学走路时重心往前,小腿肌肉往往也会出现紧张,身体的协调度不够,对不同的地面还没适应,缺乏触地感,从而产生了踮脚尖这种走路方式。

  同时外部的一些因素也可能影响到宝宝走路,比如说不合脚的鞋子、给宝宝穿了袜子摩擦力小等,也会导致孩子出现脚尖着地的情况。通常只要进行改善,孩子尖足的情况就会消失。

  如何判别足尖走路是正常的?

  父母可通过观察宝宝踮脚尖走路的频率,来判断是否为异常现象。若宝宝有时用踮脚尖的方式走路,有时又恢复正常状态,则无需担忧。一般来说,宝宝大约在四岁之后运动协调能力才发展成熟,在此之前走路走不稳都不用过度担心。

  一走路就踮脚尖,但站立不动时就踩平,或者也可以蹲得很好;

  有时候踮脚尖,有时候又正常走路。这两种情况非常常见,皆属正常,家长不必太担心。

  踮脚尖走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身体发育情况不良导致,比如缺乏微量元素、大脑神经结构异常、代谢异常等都容易导致这种情况。这也是较为重要也较容易被忽视的一点。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小,出现上述情况很正常,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慢慢的改变。殊不知,疾病也在悄悄来袭。

  如果宝宝长期足尖着地不消退,并且有伴随运动发育落后,听力不明显或者有一些其他的异常姿势的话,要谨防存在一定程度的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属于病理性足尖,应该引起重视。

  温馨提示:刚开始学走路的宝宝有踮脚走路的情况大部分情况是正常的,但是也要警惕是否是因为脑部异常引起。可在专业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明确具体的原因。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