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诊疗项目 > 脑瘫 >

1岁半宝宝走路偶尔踮脚其他的都正常原因?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吴先生夫妇孩子已经一岁半了,也会颤巍巍的开始走路。但是吴先生孩子近半个月发现偶尔会出现踮起脚尖走路的现象,发现制止后走路正常,可过一段时间又脚尖着地走路,其他说话吃饭都没有问题。夫妻俩就有点拿不准是怎么一回事?

  其实,1-2岁的宝宝走路时,因脚部力量不够会出现踮脚走路的状态,这是很正常的。刚学走路的宝宝小腿肌肉往往会出现紧张,身体的协调度不够,对不同的地面还不能够适应,缺乏触地感从而会习惯用踮脚的方式走路。一般这种状况不会持续很久,就会慢慢恢复正常。

  也有可能是学步车或者是写字不合脚而出现走路踮脚的情况,这种都无需太过担心。只要有所纠正,宝宝踮脚走路的情况很快就会恢复。

  如何帮助宝宝纠正踮脚走路?

  选择合适的鞋子:孩子走得很稳之后,家长要为孩子选择前脚掌比较容易弯曲的鞋子,这样能更好地培养正确走路姿势。

  走路练习:家长让宝宝在木板或柔软的地毯上赤足行走,增加宝宝的触地感和抓地感,培养其平衡力。也可以让宝宝在斜坡上行走以及用后脚跟走路,锻炼宝宝的小腿肌肉。每天让孩子练习蹲下,或是让他站直后尽可能让身体往前倾,这样他脚背和小腿的角度会慢慢变小。刚学会走路的宝宝步子还不是很稳,爸爸妈妈要教会他正确的走路动作:脚跟先落地,站稳,推送。

  一直踮脚走路要警惕脑瘫

  但是有一种情况需要家长特别注意,如果宝宝学站到学走期间一直都踮着脚,可能表示宝宝的肌张力高。而肌张力高是脑瘫的表现之一,因为脑瘫会导致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从而导致孩子出现走路踮脚的情况。所以,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

  温馨提示:宝宝在学走路期间,家长不要着急,顺其自然就好。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不要拖延。您看了我们的文章后,如果还有疑问,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