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诊疗项目 > 脑瘫 >

为什么宝宝刚学走路总是掂起脚尖走?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宝宝学走路,是成长过程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宝宝脱离家长的怀抱,独自展翅翱翔的第一步。同时,宝宝走路的姿势、习惯也关乎宝宝的一生。但是家长朋友们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很多小宝宝在刚学习走路的时候会踮脚走。那么,为什么宝宝刚学走路总是掂起脚尖走呢?

  宝宝踮脚走路是怎么回事?

  宝宝由于脑发育还不完善,学走路时会出现一些不协调的动作。对于才刚开始学会走路的孩子,踮着脚尖走路并非异常。尤其偶尔走或跑时出现这种姿势,无需太过担心,随着孩子逐渐发育,这种情况就会消失。

  2岁之前踮脚尖走路多为正常现象

  宝宝刚开始学走路时,因为足跟肌腱还没有发育成熟,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不好,对脚步的控制不熟练,走路时为了让身体处于一个平衡状态,他们肢体会较为僵硬,腿部肌肉绷紧,因而会出现踮脚尖走路的情况。

  如果宝宝从学站到学走期间一直踮着脚,那就要特别警惕,这可能是脑瘫导致的肢体运动动能障碍,家长一定要及时带着孩子前往医院进行专业检查。

  这些原因可导致宝宝踮脚走路

  1、宝宝身体意识不足:如果宝宝年龄小,对自己的腿和脚的意识还不够,很可能会导致他们不能灵活地运用这些部位,走路时可能会出现腿脚僵硬的现象。

  2、宝宝还没有学会打开和放松膝盖:宝宝刚学会站立或走路时,很多宝宝还没有学会如何打开和放松膝盖,所以他们站着时总是紧绷着双腿,下意识的会出现踮着脚的情况。

  3、单纯的好奇和模仿:幼儿时期的宝宝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如果他们看到其他宝宝会踮着脚走,当他们开始走路时,他们就会不自觉的去模仿。

  4、学步车和学步带导致的:这两样东西会导致宝宝踮着脚走路,因为宝宝学走路时被提着走,这很有可能会让宝宝以为走路其实就是踮着脚的。

  5、膝窝部肌张力高或脚踝部肌张力高:如果宝宝的膝盖、小腿、脚踝、脚跟等部位肌张力比较高,宝宝站立或行走时就可能出现踮着脚走的情况。

  6、迷路反射没有抑制和整合:如果迷路反射没有抑制和整合到主动运动中去,宝宝在行走时就会呈现芭蕾步态——踮着脚走,这种姿态平衡力不好,很容易出现摔跤的情况。

  温馨提示:一般宝宝到10个月以后都不会满足于翻身和爬行,而会有学走路的强烈意愿。刚开始学步时,踮脚走路多数是正常情况,但是也可能与疾病有关,需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