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刚刚开始学着走路,,一开始还不是很能掌握平衡等,但是宝宝还出现了一些异常表现,比如尖足就是较常见的一种。那么宝宝站立时总会脚尖着地是怎么一回事呢?
用脚尖走路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足尖步态”,简称“尖足。一岁左右正常婴儿,在生长发育阶段出现尖足,是属正常。若果尖足,并不可怕,只要早发现并进行早期干预,大部分孩子是可以恢复正常。但如果3岁后继续这样,属于异常现象,由于病理性尖足往往提示孩子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需要引起家长足够重视。
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引起的不只是脚尖着地
1、智力障碍及知觉障碍
在的脑发育不良儿童中,智力正常的孩子约占有1/4,智力轻度、中度不足的约占1/2,重度智力不足的约占1/4。知觉障碍:大部分患者对刺激过敏或无反应。
2、视、听觉障碍
不少脑发育不良儿童伴有近视或斜视,其中以内斜视为多见。听力减退以手足徐动型脑发育不良较为多见。脑发育不良儿童往往对声音的节奏辨别存在困难。
3、生长发育障碍
一部分轻型脑发育不良儿童生长发育可以基本或接近正常,但大多数的脑发育不良儿童都比同年龄的正常孩子个子长得矮小,生长发育显得落后。
4、姿势障碍
脑发育不良儿童身体的各种姿势异常,姿势的稳定性差,在运动时或静止时姿势别扭,左右两侧不对称,有些严重的病例头部常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样处于坚直正中位置,而是习惯于偏向一侧,或者左右前后摇晃。
6、癫痫
约有39%-50%的脑发育不良儿童由于大脑内的固定病灶而诱发癫痫,智力重度低下的孩子癫痫的发生率尤其突出。
7、运动障碍
脑发育不良儿童的运动能力低于同年龄的正常孩子,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障碍程度轻的只是手、脚动作稍显得不灵活或笨拙,严重的则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有的甚至不会翻身,不会坐起,不会站立,不会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总之,孩子脚尖着地只是脑损伤疾病或者其他相关疾病的一种表现,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出背后的疾病原因才是关键。从根源治疗疾病,才能有效改善孩子尖脚走路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