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诊疗项目 > 脑瘫 >

2岁宝宝爱踮脚尖走路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用脚尖走路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足尖步态”,简称“尖足”。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一两岁的小宝宝在生长发育阶段出现尖足是很常见的现象无须担心。但病理性尖足往往是脑损伤或脑瘫的早期表现,就要特别留意了。生理性尖足一般发生在孩子5个月左右,从孩子能双下肢支持体重到孩子想跳起这个阶段。病理性尖足可以发生在任何阶段,孩子年龄越大症状会越明显。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三种症状,一定要高度重视起来:

  1.孩子整天都踮着脚走路,看起来就像芭蕾舞演员一样。

  2.哪怕是休息或睡觉的时候,孩子的小脚仍然保持向前曲弯的姿势。

  3.当用力屈伸孩子的跟腱和小腿肌肉时,觉得太紧。

  尖足、足跟不着地的主要原因是小儿脑瘫孩子小腿三头肌张力增高、跟腱挛缩和异常模式。有一些孩子在学走路时大腿夹得很紧,两脚相互交叉呈剪刀步,走时很费劲,往往踩到前面一只脚的脚背上,这种孩子学会走路时间明显延迟中,这样的孩子就极有可能是痉挛型小儿脑瘫。对痉挛型小儿脑瘫来说,踮脚尖及交步态是其较典型的症状,严重影响了患儿的日常生活。出现脑瘫尖足的时候,应及早治疗。

  脑立体定向仪技术,帮助脑瘫患儿走向健康

  通过CT和神经电生理融合下,在三维空间下由手臂立体定向下,误差低于0.1毫米,能迅速、利用微电极定位脑瘫患者脑内小脑、脑干、锥体束系、椎体外系等神经核团病变部位,通过监测细胞水平信号,用一根比头发丝还要细的导针进行地调控、修复、激活,同时血脑屏障直接输入神经细胞因子,提高受损脑细胞的可复率,达到功能性的临床恢复。

  技术优势

  1、定位准、不开刀、创伤小

  用影像学定位(CT、MRI或DSA)和立体定向仪引导来构建三维立体的脑部结构图,应用先进耶鲁大学的机器人动力机械臂,通过靶点定位后,动力机械臂重复精度保持稳定的轨迹,确保手术准确无误。

  2、治疗放心明显

  该疗法已帮助众多患者提高了生活质量,治疗放心明显。手术时间平均半个小时,只需局部麻醉,在患者清醒下进行,病情较轻者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

  3、解决了以为细胞刀毁损术等神经外科手术创伤大,靶点定位不准确,术后并发症多的弊端。

  温馨提示:如果您看了本文后仍有什么不清楚或者想要深入了解的地方,可点击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进行了解。我院全体成员随时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