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诊疗项目 > 脑瘫 >

小女孩不会说话不会走路是什么原因?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我家小孩1岁3个月了还不会走路,每次去小区和其他孩子比我就担心”

  “我家儿子1岁了,还是不会走,我决定带她去检查”

  “你家小宝已经14个月了,还不会走,你不担心吗?”

  1岁就像个神奇的里程碑,过了1岁人都会拿孩子的成长发育来比较,对于孩子会不会走路特别执着,让不少宝妈内心非常焦虑......

  1岁了,还不会走路是真的晚了吗?

  行走是婴儿运动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一般来讲,婴儿5个月的时候,会像个“弹跳的皮球”。如果你抱着他站在你的大腿上,他会像一个皮球一样在你腿上跳上跳下。

  到了13个月时,大约有75%的孩子便可以摇摇晃晃地独自前行。

  15个月已经走得相当自由了,有的还会拉着心爱的玩具。也有些孩子直到16个月才能自己走路,这也在正常范围内,家长不用担心。

  医生指出,其实宝宝在9个月到18个月之间开始行走都是正常的,而且没有任何研究表明早走路的孩子以后就一定聪明。但是,如果有的小孩子在18个月以后还是不能稳稳当当地走路,家长可要引起注意了。

  1岁的宝宝正在“疯狂”学习期

  宝宝从出生到1周岁的时候,接触万千先进,要学习很多东西,每天都能学到一些新花样。认知、语言、运动、社交等等,都在不断地完善,有的宝宝会比较喜欢语言,自然在运动上就会比较慢。

  每个孩子的兴趣点都不同,他们会把精力投入到他们感兴趣的方面去发展,然后再学习发展其他方面。所以,还不会走路的宝宝是不是有其他方面的特长(例如:说话、认知),家长们也需要反省自己是否“放开”手,给宝宝充分锻炼的机会和空间。

  宝宝说话晚,是病吗?

  影响宝宝语言发展的疾病因素可能是听力障碍、智力缺陷、发音器官病变、自闭症等等。

  如果存在这些问题,家长和宝宝朝夕相处,早早就会发觉。身边同事家的小孩,7、8个月的时候都会叫“妈妈”,但是有些到了10个月都还会叫爸爸、爷爷、奶奶等。在生活中发现宝宝都能认出很多东西,叫爷爷时会看着爷爷,显然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没问题,只是表达上比较弱,也有可能是“太懒”了。

  这些走路姿势正常吗?

  在全家人的期盼下,宝宝终于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但宝宝怎么是O型腿呀?好不容易不那么明显了,又变成X型腿了,有时候又像芭蕾舞演员一样踮着脚走路……

  其实,大多数宝宝的膝内翻(O型腿)、膝外翻(X型腿)和踮脚走路都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和走路经验的积累,这些现象会自行改善和消失,但如果发现宝宝走路摇摇晃晃、踮脚尖,这种情况下,孩子通常还会伴随视力听力反应的不灵敏、运动发育系统的落后、或者其它异常行为和姿势。这就说明孩子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脑损伤或者脑发育异常问题,建议家长保持警惕,及时就医检查,排除不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