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孙(化名)的孩子转眼就过了半岁了,这天,趁着天气好,小孙(化名)抱着孩子到外边晒太阳,小孙试着把小宝宝放在地上时,小宝宝却踮着脚尖着地。小孙有点困惑:“我怎么觉得奇怪呢,别人家的宝宝都是脚底着地呀。”于是夫妻两个抱着小宝宝,来到了医院。
刘可新医生仔细的检查了一下小宝宝的情况,说:“经过初步检查,你的孩子存在肌张力过高的情况。”
刘可新医生说:“医学临床发现,肌张力过高,往往是神经系统出现异常造成的,包括脑瘫的主要外在表现就是肌张力高。当然,小宝宝肌张力高,有些是病理性神经系统异常的表现。但也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出现的,需要更详细的检查。”
绝大部分宝宝踮脚的现象会正常消失,但也有一些人会一直保持这样走路,直到成年之后。这可能和宝宝的神经肌肉发育情况有关,所以如果宝宝1岁之后还主要用踮着脚尖走路的方式,或者有其他运动方面的困难,建议还是跟专科医生沟通,进行检查,确认是否需要干涉。
如果宝宝长期一直踮脚尖的话,宝妈就需要注意了,宝宝可能就有肌张力高的情况出现,这有可能是脑瘫的现象之一,脑瘫会导致人体的身体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从而可能导致宝宝长期踮脚尖,所以需要及时发现以及尽早去医院治疗。
刘可新医师提醒:刚学会走路的幼儿,虽然不太可能单单因走路跌倒而造成显著伤害,但却可能因跌倒而发生撞伤或挫伤等小伤,加上宝宝通常不能清楚表达,身体的局部也不会出现异状,因此父母就要细心观察宝宝的一举一动。
刘可新 副主任医师 外科专业
成都西南脑科医院骨科主任。,是我国矫形外科医生,2008年1月,被成都市卫生局、成都市残疾人联合会等单位评选为“成都市十大爱心医生”。现任中国残疾人康复学会肢体专业委员会委员、先进中医药联合会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研究性医院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擅长运用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小儿脑瘫、小儿麻痹症引起的马蹄内翻足、足外翻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以及O型腿、X型腿、肢体不等长、骨不连接、髋关节脱位等肢体矫形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