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诊疗项目 > 脑梗 >

小脑梗死的临床表现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小脑梗死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小脑主要由小脑后下动脉、前下动脉及小脑上动脉供血,并有广泛吻合支,故小脑梗死发生率不高,约占全部脑梗死的5%,但病死率占全部脑梗死的15%。

  临床表现

  1.症状:脑梗死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梗死灶大小、部位、是否累及脑干区压迫第四脑室而影响脑脊液循环。临床症状主要有倾倒或步态不稳、眩晕、恶心、呕吐、头晕、耳鸣或听力减退,构音障碍。但在较初数小时内无头痛或意识障碍,随后出现继发性水肿的临床表现类似脑出血。

  2.体征:有共济失调、眼球震颤、肌张力改变、意识障碍及双侧锥体束征。

  3.并发症:急性脑积水、脑干梗死、小脑扁桃体疝,严重者造成死亡。

  临床检查

  1.一般检查:血尿便常规及生化检查,主要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

  2.头颅CT:发病后24h内,一般无影像学改变(超早期阶段,发病6小时内,可有一些轻微改变)。24h以后,梗死区出现低密度病灶。2周左右梗死病灶(由于水肿减轻,吞噬细胞浸润)与周围正常组织等密度,难以分辨(称为模糊效应)。

  3.MRI:梗死后数小时,即可显示T1低信号,T2高信号的病变区域。可发现脑干、小脑梗死和小灶梗死。DWI(弥散加权成像)和PWI(灌注加权成像)可在发病后数分钟内检测到缺血性改变。

  4.血管造影:DSA、CTA、MRA可显示脑部大动脉的闭塞、狭窄及其他血管病变。

  5.彩色多普勒超声(TCD):可评估颅内外血管狭窄、闭塞及侧支循环建立的程度。

  6.SPECT和PET:可在发病后数分钟显示脑梗死的部位和局部脑血流变化。

  小脑梗死形成后药通过积极、正规的康复治疗,大部分病人可以达到生活自理,有些还可以回到工作岗位。有条件者较好能到正规的康复医院进行系统康复。康复宜及早进行。病后6-12个月内是康复的较佳时机,半年以后由于已发生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康复的困难较大,但同样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温馨提示:成都西南脑科医院拥有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脑瘫诊疗团队,可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详情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咨询,祝愿患者能够早日步入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