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宝宝在学走路的阶段,或多或少会有踮脚尖的动作出现,有些妈妈听说小儿足尖走路有可能是脑瘫的表现,就难免担心是不是宝宝的身体或发育进程出问题了……
成都西南脑科医院医生表示,在门诊常见的幼儿踮脚尖病例,大部分为生理性的原因,仔细检查发现这些宝宝的后脚筋并没有过短或过紧的问题,亦没有异常的神经反射,发展进程也都正常,成长过程中并没有因疾病造成神经或肌肉功能方面的影响,医生进一步解释:“有些宝宝不论走或是小跑,就是会踮脚尖,换言之,蹲、站立时会平踩,但是一走路就踮脚尖,像这样的孩子大都是生理性的。”一般而言,多数踮脚尖的孩子大约在两岁之前就会改掉这一习惯,三五岁后若仍不见改善,就有较大可能是病理性因素。
如何区分正常与异常呢?
有些宝宝在学步时期,会出现踮脚尖走路的行为,这到底是正常还是异常状况?以下分别论述。
(一)正常情形
医生表示,父母可通过观察宝宝踮脚尖走路的频率,来判断是否为异常现象。若宝宝有时用踮脚尖的方式走路,有时又恢复正常状态,则无需担忧。一般来说,宝宝大约在四岁之后运动协调能力才发展成熟,在此之前走路走不稳都不用过度担心。以下两种状况非常常见,但皆属正常,爸妈不必太担心。
状况一:一走路就踮脚尖,但站立不动时就踩平,或者也可以蹲得很好。
状况二:有时候踮脚尖,有时候又正常走路。
(二)异常情形
医生表示,“较担心的是先天后脚筋有问题或足部有异常,但若是诸如此类的情况,孩子在还不会走路时,可能就会有其他的异常出现,不太可能到学走路时才出现踮脚尖的现象。若是这类病理性原因引起的,在孩子还没学走路前,脚的活动或像是帮他穿鞋子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异常信号。”
宝宝剪刀步是脑瘫的症状之一,即由于分娩时因窒息引起的大脑损伤或先天发育异常、感染等引起,是痉挛性麻痹的一种表现,即肌张力增加,腱反射亢进,表现为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足下垂及内翻,行走时双膝互相摩擦,甚至两腿完交叉,呈典型的“剪刀式”步态。
脑瘫治疗原则:微创诊疗+积极训练,大程度保证治疗!
“”机器人脑立体定向仪:该方法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痛苦小,可以在清醒状态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短,住院8天即可出院。
神经调控技术:利用植入性或非植入性技术,采用电刺激或药物手段改变中枢神经、外周神经或自主神经系统活性从而来改善患病人群的症状,提高生命质量。
温馨提示:脑瘫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非常重要。如您还有疑问可直接拨打24小时健康热线:028-6876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