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 管腔狭窄,而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引起脑干梗塞的主要因素有很多,例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体重超重、高脂血症等。此病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少见于儿童少年。所以为了更好的治疗脑干梗塞,患者需要做一个详细的检查,这样才能更为准确的认识病情,尽快将其。
确诊脑干梗塞的检查:
一、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摄片及监测血压等,可提供原发疾病的征象,如高血压病及不同类型的心脏疾病等。
二、头颅X线摄片有时可发现颈内动脉虹吸部有钙化影;梗死范围较广者可在发病2—3日后出现中线波移位,持续约2周。
三、脑血管造影可发现动脉闭塞或狭窄的部位,脑水肿所致血管受压、移位和侧支循环等情况。
四、脑CT及核磁共振检查可显示脑梗死的部位、大小、及其周围脑水肿情况和有无出血征象等,是较可靠的无创性诊断手段。
腔隙性脑干梗塞是一种直径不超过1.5厘米的小梗死灶。这种梗塞多发生在大脑深部的基底节区及脑干等部位。这些部位的深穿支动脉阻塞,发生小范围的局灶性脑组织缺血、坏死便称为腔隙性脑干梗塞。腔隙性脑干梗塞较常见的原因还是高血压动脉硬化,长期高血压造成脑内小动脉血管壁变性,管腔变窄,在某种血流动力学因素或血液万分变化的诱因下发生小动脉的闭塞。我国是一个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的,因此这一类型的脑梗死很常见,而CT扫描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较有效的检查方法。
温馨提示:为方便患者及有需要的人较好的了解所患疾病的信息,医院特别开设了免费在线咨询服务,由在线为您解答相关疾病问题。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点击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