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注意到,生活中有很多人特别是中老年人经常反复出现头晕、头昏重、头痛的症状,并且还有心烦,耳鸣,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情况发生,这些其实都是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症状。
脑供血不足是指人脑某一局部的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脑功能障碍。临床上发现,脑供血不足是脑中风、痴呆、短暂性脑缺血等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基础。但是脑供血不足在早期是可逆的,如果得到正确、及时的治疗往往会获得很好的放心。
脑供血不足应该这么办?
一、及时治疗
主要是改善脑血液循环。
二、饮食调理
1、 多吃猪血、大蒜、绿豆汤、海带、新鲜蔬菜、水果等有清毒解毒功能的食物。
2、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可预防缺铁性贫血。
食物中铁质含量较高的是内脏(如肝和腰子)、牛肉、鸡肉、海鲜、干的青豆及豆荚、水果干、深绿叶蔬菜等。
3、尽量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因为脂肪可抑制人体的造血功能。
三、适当的户外活动
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运动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体育运动能调节和改善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促进脑细胞代谢,使大脑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延缓大脑老化。如快走、慢跑、散步等,每次30-40分钟,每周至少5天,或者打打太极拳、垂钓、登山等。
四、保持轻松、平和的心态。
脑供血不足不可盲目用药
脑供血不足是多种原因引起,需要及时的进行检查和治疗,明确病症病因后方可对症治疗。如有用药需求,那么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者不可盲目用药,以免引起其他对健康不利的情况产生。
温馨提示:您看了我们的文章后,如果想要深入了解疾病相关情况或者其他脑部疾病问题,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