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约150万人,高死亡、高致残、高复发成了这类疾病较典型的特征。
有很多因素或疾病与脑卒中初次发作或复发有密切关系,称为“脑卒中危险因素”。
脑梗、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很多,其中高龄、种族、脑卒中家族史等,为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而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脂血症、肥胖、吸烟、卒中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史等,属于可以控制的危险因素。
1、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卒中较常见而又较重要的危险因素,治疗高血压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成年人每年至少要检查一次血压。
2、糖尿病
糖尿病不仅可以诱发、加速脑动脉粥样硬化,还可通过多个途径使脑血管血栓、栓塞的危险性增加。因此,要定期检查血糖。
3、心脏病
许多心脏疾病可能导致脑卒中,如房颤、心肌梗死、左心室肥厚等。医生通过脉搏触诊和心脏听诊,可以初步了解是否有心律失常。通过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检查,能进一步明确诊断。
4、吸烟
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脑卒中危险增加2倍。
5、动脉粥样硬化或脑血管病史
有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者,可造成颈动脉管腔狭窄或硬化斑块脱落,导致脑卒中。有过脑卒中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史者,再次发生卒中的风险明显增高。本身是缺血性中风分类的一个类型,也可以是脑梗塞的先兆或前区症状,应及时治疗。
患者以及家属要引起足够的关注,对于一些的情绪,一些的不良的习惯等不利于该病的恢复,患者要尽量的减少该病的不良因素的刺激,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患病后积极的治疗和护理,争取早日恢复身体的健康。
温馨提示:如果您看了本文后仍有什么不清楚或者想要深入了解的地方,可点击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进行了解。成都西南脑科医院全体成员随时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