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肌肉萎缩呢?
是指已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肌肉萎缩便是肌肉体积缩小了。这里的肌肉主要是指横纹肌,人体运动系统的肌肉都属于横纹肌,由于绝大部分附着于骨,又称为骨骼肌。每块肌肉都是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器官,在躯体神经支配下收缩或舒张,进行随意运动。
身上的肌肉块变小了,肢体的围度变细了,肌肉无论是紧张还是放松状态时都比原来松了,而且力量也会变小,同样的动作完成起来会觉得比原来吃力,甚至不能完成。当出现这些现象时,就表明肌肉萎缩。
肌肉萎缩的原因是什么?
导致肌肉萎缩的原因,我们分为神经源性肌萎缩、肌源性肌萎缩、废用性肌萎缩和关节源性肌萎缩四种。
1、神经源性肌萎缩:通俗地讲,就是由于神经系统出了问题或者受到损伤,造成受损部位之下的,神经支配的相应区域的肌肉萎缩。
2、肌源性肌萎缩:是由于肌肉本身的病变造成的肌肉萎缩,比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一组由遗传因素所致的原发性骨骼肌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缓慢进行性加重的肌肉萎缩、肌无力及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
3、废用性肌萎缩:在正常状态下,我们每天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就可维持肌肉的基础力量。但是在手术和伤病之后,必须有一定停止活动的保护,组织才能生长愈合。但是肌肉不运动肌力就会减弱,所以肌肉就会逐渐萎缩,这就是废用性肌萎缩了。
4、关节源性肌萎缩:如果是关节(肩、肘、腕、髋、膝或者踝关节)损伤或者是做了手术,那么除了上面说的废用性肌萎缩,还有一种关节源性肌萎缩,会加重加快肌肉的萎缩速度和程度!
由于以上的种种原因,在伤病和手术之后肌肉会萎缩,肌力会下降。而良好的肌肉力量正是保护关节软骨和韧带,维持关节的稳定和运动功能至关重要的因素。所以必须尽早开始康复功能练习,来维持和增强肌肉力量,防止肌肉的过分萎缩,促进关节功能尽快恢复,同时避免在活动中再次受伤。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点击咨询在线医生,了解详情或者拨打健康热线:028-68760707与医生一对一进行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