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脑梗、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脑梗死的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的80%。一般发病于55岁以上,男性比女性略高。
脑梗塞症状?
(1)血栓形成者,多见于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疾病的中老年患者;而栓子所致者,常有栓子来源的疾病的征象,如心脏疾病,尤其是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疾病等。
(2)先前常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如头晕、眩晕、一侧肢体无力等,起病缓慢,常在睡眠或安静时发生;而由栓子所致者,多无前驱症状、发病急骤,在数分钟内发展至高峰。
(3)较少有严重的意识障碍和颅内高压等全脑症状,主要是局灶性脑功能缺失的征象,依据受累血骨部位不同而异:如颈内动脉闭塞的同侧单眼失明,对侧偏瘫;大脑中动脉闭塞时对侧性偏瘫、感觉障碍、同侧偏盲等;小脑后下动脉的闭塞出现眩晕、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或轻度偏瘫。
(4)如系栓子所致,除脑部征象外,尚可见到皮肤、粘膜、 视网膜、脾、肾、心脏等栓塞征象。
脑梗塞的病人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病,有的病人一觉醒来,发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流口水,吃东西掉饭粒,举不动筷子,这就是发生了脑梗塞,常使人猝不及防。只有部分病人发病前有肢体麻木感,说话不清,一过性眼前发黑,头晕或眩晕,恶心,血压波动(可以升高或偏低)等短暂脑缺血的症状。这些先兆症状一般很轻微,持续时间短暂,常常被人忽视。
脑梗塞病因:
1.心源性:占60%~75%, 常见病因为慢性心房颤动,栓子主要来源是风湿性心瓣膜病、心内膜炎赘生物及附壁血栓脱落等,以及心肌梗死、心房粘液瘤、心脏手术、心脏导管、二尖瓣脱垂和钙化,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静脉反常栓子)等。
2. 非心源性: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肺静脉血栓或凝块、骨折或手术时脂肪栓和气栓、血管内治疗时血凝块或血栓脱落等;颈动脉纤维肌肉发育不良(女性多见);肺感染、败血症、肾病综合征的高凝状态等可引起脑栓塞。
脑梗塞常见的危害有哪些?
1、脑梗塞患者易出现步态异常的表现:任何突然发作的猛烈头痛;脑梗塞患者会伴有抽搐发作;近期有头部外伤史;伴有苏醒、嗜睡;头痛的性质、部位、散布等发作了突然的变化,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1~2天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脑梗塞的危害会招致发作脑出血或脑梗死的风险性添加,此外,在疲劳、洗澡后也易发作,步履踉跄,走路腿有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
2、眩晕是脑梗塞的先兆中极为罕见的症状:可发作在脑血管病前的任何时段,脑梗塞患者尤以清晨起床时发作得较多,因此,这也是由于脑梗塞的危害所致。
3、脑梗塞的危害会突然发作猛烈头痛:假设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变化,并伴肢体麻木有力时,则是发作脑血管病的先兆信号。
4、大脑中动脉及其深穿支:较易受累,脑梗塞常见的危害?出现对侧偏瘫(程度严重)、偏侧麻木(感觉丧失)、同向偏盲,主侧半球(通常为左侧)受累时可表现失语,非优势半球受累时则发生失忆症。
5、颈内动脉:可引起同侧眼失明,其他症状常常与大脑中动脉及其深穿支闭塞后出现的症状体征难于鉴别。
6、大脑前动脉:不常见,一侧可引起对侧偏瘫表现为下肢重,上肢轻、强握反射及尿失禁。双侧受累时可引起情感淡漠、意识模糊,偶可出现缄默状态及痉挛性截瘫。
7、大脑后动脉:可有同侧偏盲、对侧偏身感觉丧失、自发的丘脑性疼痛、或突然发生不自主的偏身抽搐症;优势半球受累时可见失读症。
8、椎基底动脉:眼球运动麻痹、瞳孔异常、四肢瘫痪、进食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甚至死亡。
温馨提示:您看了我们的文章后,如果想要深入了解疾病相关情况或者其他脑部疾病问题,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