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诊疗项目 > 脑梗 >

腔隙性脑梗塞和腔隙性脑梗死有区别吗?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腔隙性脑梗塞和腔隙性脑梗死是同种疾病的不同叫法,是脑梗的一种特殊类型,占脑梗的20%左右。简单说就是细小的脑血管阻塞后,在大脑半球深部和脑干等部位,形成了微小的不规则“腔隙”。

  腔隙性脑梗塞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年龄段在60~70岁较为高发。通常,男性为女性的2~6倍。白天发病者居多,多数患者无明显诱因,常见于亚急性和慢性起病,症状一般在12小时至3天“较典型”。

  “三高”是直接病因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腔隙性脑梗塞较主要的直接病因,这些危险因素相互叠加时,就容易出现小动脉闭塞,诱发腔隙性脑梗。据统计,高血压在腔隙性脑梗患者中的发生率为45%~90%。同时,腔隙性脑梗与动脉硬化紧密关联。另外,糖尿病和腔隙性脑梗有密切关联。目前,尚缺乏糖尿病和腔隙性脑梗有联系的证据,但糖尿病患者血凝固性和黏度增高、血小板黏附性的增强,无疑可加重腔隙性脑梗的形成。

  腔隙性脑梗塞表现症状

  腔隙性脑梗塞常被忽视或误诊,因为症状分散,有时还十分隐蔽。临床上,患者多无明显症状,有3/4的患者无病灶性神经损害症状,或仅有轻微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轻度头痛头昏、眩晕、反应迟钝、肢体麻木、抽搐等症状。患者常常出现舌僵、说话速度减慢、语调语音变化、轻度的中枢性面瘫、偏侧肢体轻瘫或感觉障碍。

  需要注意的是,腔隙性脑梗塞还可能出现一些不易被人察觉的症状,如一侧口角流涎、咬舌头、精细动作差、做事丢三落四、情绪起伏不定等,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延误了治疗时机,会出现口眼歪斜等治疗上比较棘手的症状,因此,易发人群一定要“多个心眼”。

  如能在起病早期得到诊断并给予适当的治疗,多数腔隙性脑梗塞患者都能康复良好,如果治疗不及时,那么部分患者可遗留一些运动或感觉障碍。

  温馨提示:腔隙性脑梗塞的产生可对患者造成极大威胁,若没有及时发现并治疗,就可能瘫痪甚至酿成悲剧。所以,当出现了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做事丢三落四、失眠、智力减退等表现时,一定要警惕腔隙性脑梗塞,尽早进行专业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