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诊疗项目 > 脑梗 >

什么是腔隙性脑梗塞?这个好治疗吗?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 脑梗塞的主要因素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体重超重、高脂血症、喜食肥肉,许多病人有家族史。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

  对于腔隙性脑梗塞是否能够被治疗主要取决于发病的病灶具体部位,病灶的大小以及病灶的数量,另外还取决于是否有并发症。一般来说初次发作的人病灶往往比较小,这种情况下预后良好。

  有一些腔隙性脑梗塞可能是发生在丘脑或者是脑干腔隙部位,这样的腔隙性脑梗塞病灶通常比较大,此时预后比较差。还有一些腔隙性脑梗塞病人可能是岁数比较大,并且还有其他一些慢性疾病,这种情况下腔隙性脑梗塞预后不是特别良好。

  其实那些不能够彻底恢复的腔隙性脑梗塞多数情况下是属于病灶的地方特别大,或者是病灶的部位特别多。有一些腔隙性脑梗塞可能不会表现出任何症状,这样就会使得疾病治疗被忽略,并且很容易突然发作,然后导致死亡。

  另外有一些腔隙性脑梗塞虽然经过了积极的治疗,但是经常容易反复发作,此种疾病通常预后不良,而且容易导致痴呆,或者是引起假性延髓性麻痹现象。在此种疾病当中如果是脑干单发或者是多发的腔隙性脑梗塞较难以治疗,并且较容易导致死亡。

  所以说对于腔隙性脑梗塞是否能够被治疗需要因人而异。如果病灶很小,并且是初次发作,那么两到三个月的治疗就可以使得疾病康复,如果是病灶比较大,或者是病灶比较多,那么治疗之后通常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