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过度疲劳、
长期工作、肥胖……
当代年轻人的“通病”
你中了几个?
“熬最深的夜
敷最贵的面膜”
大概就是当代年轻人
最后的倔强
告诉你们吧
“年轻”这点资本貌似也不太可靠
最近就有一小伙长期久坐熬夜一周脑梗2次
引发很多人关注
图片据悉,这名24岁男生在杭州一家互联网公司做程序员,长得瘦瘦高高,一直以来身体都挺健康。众所周知,在互联网行业996、007可谓家常便饭,这小伙就曾尝试过连续一个月加班到一两点。虽然工作压力巨大,但他仗着自己年轻身体素质好,还是决定多吃几年青春饭,攒够老本再跳槽。没成想,意外来得这么突然。
一天,小伙正在上班,突然一阵针扎般的头痛向他袭来,剧痛之下他无法思考,挣扎着想向身边的同事求助,却发现自己连话都说不完整,只能发出咿呀咿呀的声音。身边同事察觉不对,赶紧把他送往医院。
医生检查后发现脑基底动脉闭塞、左侧椎动脉局部重度闭塞,也就是大众常说的“脑梗”。好在就医及时,立即进行了颅内血管取栓术,成功开通了闭塞部位。
手术顺利,预后情况也良好,经过短暂休息后,他又重新返回公司上班。然而,还没等他工作几天,又因为脑梗倒在了岗位上。
那天,正在家里加班的小吴突然瘫倒在地,一侧肢体出现偏瘫,再次出现口齿不清、意识模糊的情况。有过前车之鉴的家人赶忙将他送到医院,检查发现,他的基底动脉有再次闭塞倾向,需要进行二次手术。
是不是很纳闷?没有高血压、肥胖问题的年轻人,为什么会在短短一周就经历两次脑梗?
1不良生活习惯,或成脑梗帮凶
这里有一个我们临床上总会提到的词:高凝状态,就是血液比正常时更容易发生凝固的状态。
过度疲劳、长期作业、熬夜、肥胖、高血压、炎症感染等因素,都会让身体处于高凝状态,也是形成血栓的重要原因,更易发生脑梗。
程序员的工作每天久坐不动,工作时间长,熬夜也是家常便饭,长期作息不规律,每天都睡眠不足,跟脑梗相关的高危因素基本都占了。
根据医学杂志《柳叶刀》的调查数据显示,全球约有1370万名新发脑梗患者,其中我国新发脑梗人数约为551万,占全世界总数的40%,脑梗死亡率约为欧美国家的4倍。
更可怕的是,这个数据呈持续增长和年轻化的趋势。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除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外,最重要的就是民众的健康意识不强,并没有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平时不注意身体保养,养成了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
比如:
01油腻饮食
我国有部分人群存在膳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摄入肉类过多,蔬果过少,同时又偏好高油、高糖、高盐、高脂的烹饪方式。过量的食物热量进入人体,会转变为脂肪储存起来,久而久之,就可能导致三高。
数据显示,我国三高人群目前已达3.5亿,占据总人口的1/4,而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正是堵塞血管、诱发脑梗死的高危因素。
02缺少睡眠
睡眠不足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老年人,如果长期睡眠不足,会使神经元被吞噬,导致大脑萎缩、记忆力下降,容易发生脑梗、老年痴呆。
成年人的话,应保证每天的睡眠时间至少有7小时,而且晚上睡觉时间尽量不要超过11点。
03长期烟酒
研究表明,吸烟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狭窄的危险因素之一,我国因吸烟致脑梗死亡的人数约占全球30%。所以,控烟成为预防脑梗死的重要措施。
同样的,酒精也会伤害大脑,研究发现,即使适量饮酒,也会减少整体脑容量,加快大脑老化速度。酗酒就更不用说了,等于慢性自杀。在烟酒的双重作用下,发生脑梗的风险更高。
以上这些不良习惯,都会让身体处于高凝状态,血液比正常时更容易发生凝固、形成血栓,因此脑梗发作的风险更高。
2脑梗来时有征兆,注意4个危险信号
其实,脑梗来临是有征兆的。一般来说,出现以下四个预警信号,就说明体内血液黏稠度可能偏高。
信号一:
晨起时头晕,晚饭后清醒
临床观察显示,血液黏稠度高的人,晨起时会感到脑袋晕晕乎乎的,没有力气,没有睡醒后神清气爽、精力充沛的感觉。
等到晚饭过后,精神状态反而最好,有的人甚至到了半夜都没有困意。
信号二:
午饭后犯困,须立即睡觉
正常人吃过午饭后都会有困倦感觉,但可以忍受。而血液黏稠度高的人在午饭后马上就犯困,睁不开眼,要立即睡觉,否则全身不适、整个下午都无精打采。
如果睡上一会儿,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这是因为午饭后血液循环在加速,血液黏稠度高的人,大脑血液供应不足症状更加明显。
信号三:
下蹲时气短,肥胖者居多
血液黏稠度高的人群中,肥胖者居多,这些人下蹲比较困难,甚至因为过度肥胖而无法蹲着干活,一蹲下就感到胸闷气短、呼吸不畅。
人体下蹲时,回到心脏的血液减少,加之血液过于黏稠,导致血液循环不足,氧气与二氧化碳不能完成交换,从而引起呼吸困难、憋气等机体缺氧现象。
信号四:
视力突然模糊,看不清东西
有些人平时视力还可以,但常出现短暂性模糊,严重时甚至突然看不清东西,该情况普遍发生在65岁以上老年人身上。
随着年龄增长,大多数老年人血液黏稠度偏高,血液流通不顺畅,营养物质和氧气不能及时供给视神经,导致视神经和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医学上称为阵发性视力模糊。
3远离脑梗,请做好这5件事
既然脑梗与生活习惯关系紧密,那我们就可以针对性调整生活习惯,以预防脑梗。
01健康饮食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高油高糖食物,比如火锅、炸鸡、烤肉、甜点、奶茶、糖果、蛋糕等。这些食物含有大量的脂肪和糖分,会使血液变得黏稠,导致血管堵塞。
02适量饮水
每天保证充足的饮水量,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身体一旦缺水,血容量就会开始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建议一天之中在晨起、睡前和餐前1小时,这3个重要的时间段,都喝一杯150~200毫升的白开水。
03积极锻炼
坚持适当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大脑的血液循环,使大脑兴奋起来,预防脑梗塞的发生。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运动方式,如快跑、爬山、体操、或打太极拳等,坚持每周锻炼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04按时休息
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最好晚上11点前上床睡觉。
05自我减压
学会自我减压,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劳逸结合,当一个人压力过大时,身体也会给予负面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