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诊疗项目 > 脑梗 >

一次外伤致脑梗,机器人手术助其改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大脑控制着人的思想和行动,可以说是人类灵魂的一部分,一旦脑部受伤,人的意识就会变得模糊。大家一听到脑部受伤,就会不知不觉的想起脑震荡来,但是脑部受伤,可不只有脑震荡一种,还有脑外伤综合征、脑梗等疾病。48岁的刘平(化名)就因为22年前的一场意外,导致了这些疾病的出现,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

  22年前,刘平在做木工的时候从5楼楼梯摔至2楼,伤及头部。经过简单治疗后,他就没有再管。可是较近他发现自己记忆力衰退,头有时候会发麻,于是来到我院检查。

医生会诊

  经过一系列相关检查,我院神经内科病区主任程俊告诉我们,患者的脑外伤并未,现在还患有脑外伤综合征、脑梗死、脑白质脱髓鞘脑病、脑萎缩等症状。医生会诊后决定,为他做脑立体定向仪下的神经靶点刺激治疗。

患者情况

  01、脑外伤综合征

  这实际上是脑外伤后反应,病人会出现头疼、头昏、记忆力不好 、休息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等,往往跟脑外伤有关系。

  02、脑梗死

  脑外伤以后颅内压增高压,压迫脑表面的血管导致血管闭塞,从而出现脑梗死。

  03、脑白质脱髓鞘脑病

  脑白质主要指人体脑组织的神经纤维聚集地,在大脑的深部,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意思就是包裹脑神经纤维的髓鞘出现了问题,就会出现脑白质脱髓鞘的病变。

  04、脑萎缩

  轻微的脑外伤就只是脑震荡,不会出现脑萎缩的现象,不会影响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患者脑外伤受伤比较严重,就出现了广泛性的脑挫裂伤、脑萎缩,有些时候还可能有癫痫的并发症。

  技术介绍

  脑立体定向仪技术

  通过CT或核磁共振融合,在三维空间下由手臂立体定向下(比喻:GPS定位下巡航导弹攻击目标类似),误差低于0.1毫米,能迅速、准确利用微电极定位患者脑内震颤和僵硬细胞准确位置,通过监测细胞水平信号,用一根比头发丝还要细的导针进行准确地神经毁损修复,同时直接输入神经细胞因子修复受损多巴胺能神经元,达到临床功能性的恢复,生活自理的目的。

技术优势

  1、不开刀、创伤小

  用影像学定位(CT、MRI或DSA)和立体定向仪引导来构建三维立体的脑部结构图,应用美国耶鲁大学的机器人动力机械臂,通过靶点定位后,动力机械臂能以0.1mm的重复精度保持稳定的轨迹,误差低于0.1毫米,确保手术准确无误。

  2、术后治疗立竿见影

  临床治疗案例15000余例,并发症发生率< 0.5%。手术时间平均半个小时,只需局部麻醉,在患者清醒下进行,大多数患者于手术即可见效,即可进流食,病情较轻者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

  3、定位准,并发症少

  解决了以往细胞刀毁损术等手术创伤大,靶点定位不准确,术后并发症多的弊端。

术后护理

  手术后,程俊主任给出了患者的后期治疗方案。除了术后的医学治疗,营养疗法和心理治疗也很重要,具体如下:

  01、营养疗法

  多吃水果蔬菜,确保营养的平衡,根据自身的病情吃食时注意消化。合理调节饮食,保持营养充分,增强体质。

  02、解除焦虑

  只要心情愉悦、配合治疗,很快就能痊愈,可以跟正常人一样学习生活。

  03、正确认识病情

  对病情有客观的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04、生活规律

  保持生活起居、饮食、睡眠的规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