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发脑梗塞的多为中老年人。脑梗塞通常表现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常见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偏瘫等症状。不仅对正常生活影响极大,而且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放心。所以,一旦患病要积极治疗,同时要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
那么,如何护理脑梗患者呢?
一、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多和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其了解该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客观规律,保持平静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多于大家交流,减轻精神压力,主动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饮食护理
1.限制脂肪摄入量。每日膳食中要减少总的脂肪量,减少动物脂肪,烹调时不用动物油,而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要限制饮食中的胆固醇,每日应在300毫克以内,相当于每周可吃3个蛋黄。
2.适量增加蛋白质。由于膳食中的脂肪量下降,就要适当增加蛋白质。可由瘦肉,去皮禽类提供,可多食鱼类,特别是海鱼,每日要吃一定量的豆制品,如豆腐,豆干,对降低血液胆固醇及血液粘滞有利。
3.脑梗塞的病人要经常饮水,尤其在清晨和晚间。这样可以稀释血液,防止血栓的形成。
三、功能锻炼
1.训练病人早期活动:早期活动可减少肺部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脑梗塞的患者病情稳定一周后可逐渐增加活动进行功能锻炼。
2.语言障碍:语言障碍的病人情绪多焦躁、痛苦。康复护理师要多接触病人,了解病人痛苦,让病人保持心情舒畅,消除紧张心理。必须尽早地诱导和鼓励患者说话,耐心纠正发音,从简到繁,如“e”、“啊”、“歌”等,反复练习坚持不懈。
3.肢体功能障碍:要注意将瘫痪肢体置放功能位置,以防止肢体发生挛缩畸形,多采用仰卧位和侧卧位。在病人病情稳定情况下,指导和辅助其进行功能锻炼,从简单的屈伸开始,要求活动充分,合理适度,避免损伤肌肉和关节。
4.口眼歪斜:鼓励病人多做眼、嘴、脸部运动,并经常按摩面部。
5.吞咽困难:是由于主管吞咽的肌肉瘫痪引起。病人在吃饭,尤其是喝水时出现呛咳,甚至食物从口鼻处喷出。此时要注意不能勉强让病人进食水或药物。对轻型病人可让其进食粘稠食物,如稠粥、软饭等。将蔬菜、肉末等副食煮烂切碎拌在饭里,避免过稀过干的食物,这样容易被吞下。
6.协助病人在床上翻身:卧床期间,应帮助病人维持良好的体位,偏瘫病人常喜欢躺在患侧,易使患侧肢体损伤,应多躺向健侧,并使患侧肢体维持功能位,并经常变换体位,每2小时翻身一次。
温馨提示:您看了我们的文章后,如果想要深入了解疾病相关情况,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健康热线:028-68760707,成都西南脑科医院全体医务人员随时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