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梗”即腔隙性脑梗的简称。它是指发生在大脑深部某些缺血性微小梗死,受累的脑动脉一般直径多在3~4毫米。属于脑梗塞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在高血压、动脉梗化的基础上,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性坏死病变。其病变大小一般为2~15毫米,该病的诊断主要为CT或核磁(MRI)检查。
腔梗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属于脑梗塞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患者多无明显症状,约有3/4的患者无病灶性神经损害症状,或仅有轻微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轻度头痛头昏、眩晕、反应迟钝等症状。部分多发性脑腔梗,可影响脑功能,导致智力进行性衰退,较后导致脑血管性痴呆。
那么,哪些原因会导致腔隙性脑梗塞呢?
导致腔隙性脑梗的原因有许多,常见的一些病因如下:
1、年龄。60岁以上腔隙性脑梗塞多见,45岁以上,年龄每增加10岁,其腔隙性脑梗塞的危险性增加约1倍。
2、心脏病。各种心脏病常并发心律失常或心衰致心排血量减少,进而脑血流量减少,诱发脑血栓形成。
3、高血压。高血压是本病的直接原因。在高血压作用下,脑微小动脉某些节段发生脂质透明变性、纤维蛋白样坏死及微细粥样硬化,其中,脂质透明样变引起腔隙性梗塞。
4、栓子栓塞。心脏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栓子脱落也可造成脑深部的腔隙性梗塞。
5、糖尿病和高血脂症。糖尿病可引起脂质代谢障碍,产生广泛的血管变性,从而加速、促进小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使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缓慢、血小板功能及体内抗凝血作用异常。糖尿病引起的毛细血管病变及血液高凝状态是腔隙性脑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
6、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这是发生腔隙性脑梗塞的有力预报因素,据相关报告显示28.95%的脑梗塞患者于发病前1~5年先后发生此类病症。
相对来说,腔隙性脑梗塞的危害不是很大,但是患者也不能因此而掉以轻心。这个病症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是可以发展为严重脑梗塞的,想要身体健康,那么对于疾病也要引起重视,一旦患病及时治疗。
通过以上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成都西南脑科医院24小时健康热线:028-68760707,全体医务人员随时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