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
脑梗塞形成的主要因素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体重超重、高脂血症、喜食肥肉,许多病人有家族史。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脑梗死的病人越来越多。脑梗死病人轻则口眼歪斜,说话不清楚,重则瘫痪在床,丧失生活工作能力,更甚者会有生命危险。所以,脑梗死一旦发生会给患者本人及家庭均带来沉重的打击及负担,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相应的预防,才能更好的避免患病。那么,平时如何预防脑梗塞呢?
预防脑梗塞的方法
1. 定期检查身体: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年定期检查血糖、血脂、血压水平,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颈部血管超声看是否有斑块形成。当然,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动脉硬化发生的年龄越来越年轻,如果条件允许,50岁以下每年定期体检对发现健康异常也很关键。
2、注意生活方式,改掉抽烟、酗酒、熬夜、多荤少菜、久卧久坐、不运动的不良习惯。人的日常生活上需要多加注意,少操劳,对生活自理,起居要有规律,不可过度劳累。保持适度的体力活动和锻炼,同时避免发生呕吐,腹泻、大汗等导致大量脱水的情况。改善饮食结构,做到三低两高饮食,并且多食蔬菜、水果、豆制品,不可过分饱食。吸烟和过量饮酒均是脑梗塞的危险因素,戒烟、少饮酒是预防卒中的重要一着。
3、调节心情,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切忌暴喜、暴怒、忧虑等精神刺激。
出现先兆表现要警惕
脑梗塞的病人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病,有的病人一觉醒来,发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流口水,吃东西掉饭粒,举不动筷子,这就是发生了脑梗塞,常使人猝不及防。只有部分病人发病前有肢体麻木感,说话不清,一过性眼前发黑,头晕或眩晕,恶心,血压波动(可以升高或偏低)等短暂脑缺血的症状。这些先兆症状一般很轻微,持续时间短暂,常常被人忽视。
温馨提示:成都西南脑科医院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积极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医院特设24小时健康热线:028-68760707,为患者就诊提供便利,让广大患者能得到及时、专业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