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诊疗项目 > 脑梗 >

怎样才不能得脑梗塞?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脑梗塞又称缺血性卒中,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脑梗塞是“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慢性疾病。那么,平时在生活中怎么才能预防脑梗塞发生呢?

  脑梗的预防方法

  一、血压

  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较重要的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同时也有助于预防或减少其他靶器官损害,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的治疗目标主要是提高控制率,以减少脑卒中等合并症的发生。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的达标同等重要,且重点应放在收缩压的达标上。当血压水平<140/90mmHg时可明显减少脑卒中的发生。有糖尿病和肾病的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应更低一些,以<130/80mmHg为宜。

  二、心脏病

  各种类型的心脏病都与脑卒中密切相关。对缺血性卒中而言,高血压性心脏病和冠心病者其相对危险度较高,先天性心脏病居次。心房纤颤是脑卒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非瓣膜病性房颤的患者每年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为3%~5%,大约占血栓栓塞性卒中的50%。其他类型心脏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如二尖瓣脱垂、心内膜炎和人工瓣膜)、先天性心脏病(如卵圆孔未闭、房间隔缺损、房间隔动脉瘤)等也对血栓栓塞性卒中增加一定的危险。据总体估计,缺血性卒中约有20%是心源性栓塞。

  三、血糖/糖尿病

  糖尿病是缺血性卒中独立的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易感性和动脉粥样化危险因素,尤其是高血压、肥胖和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均增高。但是严格控制血糖是否能降低卒中的危险性尚不明确。2型糖尿病人发生卒中的危险性增加2倍。

  四、血脂

  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

  针对未发生过脑梗塞但有脑梗塞危险因素的人群,改变危险因素是一级预防的主要策略,使其发生脑梗塞的危险性降低。而通过以上的介绍,希望对您的健康有所帮助。如有疑问,可在线咨询或拨打健康热线:028-68760707进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