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供血不足是指人脑某一局部的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脑功能的障碍。脑供血不足的病因多与脑动脉硬化有关。
临床上将脑供血不足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脑供血不足(急性脑缺血)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临床已较重视,而慢性脑供血不足却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
脑供血不足的原因有哪些?
(1)某些动脉血管腔狭窄或血管痉挛,通过的血流量减少,致使所供应的脑区发生供血不足;
(2)血流动力学障碍,当血压降低,心脏搏出量减少时脑组织供血不足;
(3)某些原因造成的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液缓慢及血液成分的改变,也可发生及供血不足;
(4)微血栓形成,微血栓即动脉搏粥样硬化的板块脱落,在血流中形成微栓子,随血流到小动脉而堵塞血管,则会出现脑局部供血不足。
脑供血不足的病因与脑动脉硬化有关。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大,其主要发病基础是脑动脉硬化,正常成年人的平均脑血流为每分钟100克脑组织40-60毫升,同时大脑对血液供应不足非常敏感。
脑供血不足的表现
脑动脉一过性的供血不足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它的症状表现出现时间短暂,多为几秒到几分钟,一般不超过1小时,人体向大脑供血的动脉有两条,分别为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前者供血不足可引起一过性黒蒙、单侧视野缺损、视力丧失、侧肢体偏瘫、单侧感觉障碍、失语的症状,也可表现为短暂的精神症状或意识障碍;后者供血不足可引起一过性眩晕、行走不稳、吞咽困难、言语不清、声音嘶哑、听力障碍等,也可出现视野缺损、偏瘫、单侧感觉障碍等症状。
慢性的脑供血不足一般是由于脑血管硬化或心脏、血液等原因,引起大脑长期血流量下降,脑组织长期缺血缺氧,其症状表现一般无特异性,多表现为头晕、头痛、头昏等,伴随烦躁、易怒、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脑供血不足症状表现与脑缺血部位有关,及时治疗有利于该病的预后,所以建议患者一但发现有脑供血不足症状,应及时到医院神经内科就诊。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介绍,如您还有任何疑问,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进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