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诊疗项目 > 脑梗 >

怀疑脑梗做什么检查?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脑梗塞是由于脑局部供血障碍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软化、坏死,从而产生的相应脑功能障碍。临床症状根据其病因的不同,又可分为栓塞性脑梗塞、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和分水岭梗塞。想要针对性的治疗,那么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那么,脑梗塞要做什么检查呢?

  一般检查

  血小板聚集率、凝血功能、血糖、血脂水平、肝肾功能等;心电图,胸片。这些检查有助于明确患者的基本病情,部分检查结果还有助于病因的判断。

  特殊检查

  主要包括脑结构影像评估、脑血管影像评估、脑灌注及功能检查等。

  1.头颅CT

  头颅CT是较方便和常用的脑结构影像检查。在超早期阶段(发病6小时内),CT可以发下一些细微的早期缺血改变:如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皮层边缘(尤其是岛叶)以及豆状核区灰白质分界不清楚和脑沟消失等。但是CT对超早期缺血性病变和皮质或皮质下小的梗死灶不敏感,尤其后颅窝的脑干和小脑梗死更难检出。大多数病例在发病24小时后CT可显示均匀片状的低密度梗死灶,但在发病2-3周内由于病灶水肿消失导致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密度相当的‘模糊效应’,CT难以分辨梗死病灶。

  2.核磁共振(MRI)

  标准的头部MRI序列(T1、T2和Flair相)可清晰显示缺血性梗死、脑干和小脑梗死、静脉窦血栓形成等,但对发病几小时内的脑梗死不敏感。弥散加权成像可以早期(发病2小时内)显示缺血组织的大小、部位,甚至可显示皮质下、脑干和小脑的小梗死灶。结合表观弥散系数(ADC),弥散加权成像对早期梗死的诊断敏感性非常高。

  3.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计算机成像血管造影是对人体创伤较小的血管成像技术,其对人体有创的主要原因系均需要使用对比剂,血管造影尚有一定剂量的放射线。二者对脑血管病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脑血管超声更高,因而可作为脑血管评估的可靠检查手段。另脑动脉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评价颅内外动脉血管病变较准确的诊断手段,也是脑血管病变程度的专业技术,因而其往往也是血管内干预前反映脑血管病变较可靠的依据。

  4.颈部血管超声和经颅多普勒(TCD)

  目前脑血管超声检查较常用的检测颅内外血管狭窄或闭塞、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无创手段,亦可用于手术中微栓子的检测。

  5.脑脊液检查

  通常情况下脑脊液压力、常规及生化检查正常,大面积脑梗死时压力可有增高,出血性脑梗死时脑脊液中可见红细胞。如已经确诊为脑梗死,则不必进行脑脊液检查。

  6.脑灌注检查和脑功能评定

  (1)脑灌注检查的目的在于评估脑动脉血流在不同脑区域的分布情况,发病早期的快速完成的灌注影像检查可区分核心梗死区和缺血半暗带区域,从而有助于选择再灌注治疗的合适病例,此外其还有评估神经保护剂治疗、手术干预前评估等作用。目前临床上较常用的脑灌注检查方法有多模式MRI/PWI、多模式CT/CTP、SPECT和PET等。

  (2)脑功能评定主要包括功能磁共振、脑电图等对认知功能及情感状态等特殊脑功能的检查方法。

  科学的诊断有助于详细的分析和确诊病症,给后期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针对性的制定诊疗方法,有助于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成都西南脑科医院24小时健康技术热线:028-68760707,全体人员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