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出血也是中年朋友常出现的一种疾病,出现脑干出血要及时的治疗和很好的预防,才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而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表现出现。那么,脑干出血一般都是在哪里部位呢?
四种常见出血部位
1.内囊出血:是较常见的出血部位。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对侧“三偏”(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但若出血偏于内囊外侧,主要损害外囊部位,则临床症状多较轻些,多无意识障碍,偏瘫也轻,预后较好。
2.丘脑干出血:如属一侧丘脑干出血,且出血量较少时,表现对侧轻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特别是本体感觉障碍明显。如果出血量大,受损部位波及对侧丘脑及丘脑下部,则出现呕吐咖啡样物,呕吐频繁呈喷射状,且有多尿、尿糖、四肢瘫痪、双眼向鼻尖注视等症。
3.脑叶出血:也称为皮质下白质出血,可发生于任何脑叶。除表现头痛、呕吐外,不同脑叶的出血,临床表现亦有不同。如额叶出血可出现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疑虑,对侧偏瘫、运动性失语等;顶叶出血则出现对侧感觉障碍;颞叶出血可出现感觉性失语、精神症状等;枕叶出血则以偏盲较为常见。
4.桥脑干出血:桥脑是脑干出血的好发部位。早期表现病处侧面瘫,对侧肢体摊,称为交叉性瘫。这是桥脑干出血的临床特点。如果出血量大,则影响对侧,出现四肢瘫、瞳孔缩小、高热、昏迷等症;如果血液破入第四脑室则出现抽搐、呼吸不规则等严重症状。
温馨提示:脑干出血对人们的身体危害很大,一旦发现要及时地治疗,在生活中也要多预防疾病的发生。建议在平时生活中多注意些细节,就能远离疾病的困扰。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