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听过脑干出血这种疾病,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脑干出血严重的话,会直接导致死亡。据介绍,如果脑干出血量在三毫升以下,患者有70%的可能会死亡,如果出血量超过五毫升的话,死亡率会超过90%,如果脑干出血超过十毫升,基本上就会直接死亡了。所以脑干出血极其严重,平时要做好放心预防措施,要避免脑部受伤,要注意生活的环境温度和湿度,要避免肺部感染,出现脑部疾病要及时治疗等等,那么造成脑干出血的原因有哪些呢?
脑干出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一、脑动脉瘤: 一旦脑动脉瘤破裂,极易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较主要的症状为头疼、呕吐等。
二、高血压: 高血压导致的脑干出血在患者中占着相当大的比例,多为有高血压史的老人较易发生该病。
三、脑淀粉样血管病: 因脑动脉淀粉样沉积,血管变脆,甚至形成小动脉瘤等,这也是引起脑干出血的重要因素。
四、血液病: 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都可以发生脑干出血。
五、烟雾病: 该病会带来小儿肢体瘫痪,感觉障碍等缺血症状,而成年人则以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为主。
六、脑肿瘤: 不管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都有可能导致出血,肿瘤出血前多有慢性头疼、呕吐等颅内压升高的症状。
七、特发性脑内血肿: 如患者突然头疼、呕吐、意识障碍,出现偏瘫、偏盲。
八、药物导致的出血: 许多药物用量过多,均会引起脑干出血。
九、脑血管畸形: 较多见的是动一静脉畸形,由动脉与静脉之间的畸形血管丛组成,毛细血管缺失,主要引起蛛网膜下腔与皮质下出血。
治疗方法:
一、治疗原则:
降低颅内压和控制脑水肿以防止脑疝形成,降低增高了的血压以防止进一步出血。
二、常规治疗:
①保持安静、绝对卧床,应在当地进行抢救,不宜长途运送及过多搬动,以免加重出血;②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吸除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
三、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四、控制高血压。
降低增高了的血压是防止进一步出血的重要措施,但不宜将血压降得过低,以防供血不足。一般以维持在20.0~21.3/12.0~13.3kpa(150~160/90~100mmhg)为宜;
五、预防及治疗并发症。
重症病人应特别加强基础护理,定时轻轻更换体位,注意皮肤的干燥清洁,预防褥疮和肺部感染,瘫痪肢应注意保持于功能位置,按摩及被动运动,以防关节挛缩;七、手术治疗中医药、针灸、按摩疗法配合治疗,对治疗和康复有一定放心。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点击咨询在线医生,了解详情或者拨打健康热线:028-68760707与医生一对一进行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