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诊疗项目 > 脑出血 >

【患者实录】痴呆之后世界一片空白,白衣天使助他重返斑斓世界!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患者郑先生情况介绍

  患者郑先生,46岁,脑出血后9+月,失语,记忆力、理解力、认知力、计算力较病前明显下降,医生询问姓名、年龄等简单问题,患者均不能作答,“100减7”不能运算,吃饭、做事只能模仿别人动作,无法正常社交和工作,被诊断为“血管性痴呆”。经过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药物、脑保护剂及提高脑细胞代谢药物等治疗后,患者理解力、记忆力、认知力都有明显提高,能够简单算数、指认物品,能听懂别人说话,正常交流,基本能与人正常交流。

  血管性痴呆的病因是脑血管病变(包括脑出血和脑缺血)引起的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机能衰退的结果。其病情是呈阶梯性进展,一次一次地发生、进展,一次一次地叠加,直到痴呆严重,成为多方面的痴呆。血管性痴呆主要表现为:痴呆症状和血管性脑部的躯体症状。

  血管性痴呆的潜伏期较长,早期一般不易被发现及重视。症状以情绪不稳定及各种躯体不适症状为主,如部不适、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

  随着病程发展,患者近事记忆减退和工作能力下降,尤其对人名、地名、日期及数字较容易遗忘。患者工作能力的下降,先表现于工作效率降低,对于脑力工作,如思考能力、理解力均感到迟缓困难。随着疾病地逐渐发展加重,患者的记忆力、理解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减退地更加明显,但是,患者的判断力在相当长的时间损害不明显,定向力也比较完整。到了疾病的晚期,患者就表现为思维迟钝、联想困难,言语表达能力也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不仅近事记忆差,而且远事记忆也明显下降,患者在行为和人格方面也出现了改变,不认识亲人,不知道饥饱,不知道冷暖,脾气古怪或者情感淡漠,甚至个人日常生活也不能自理。

  患者由于血管性脑病对大脑的损害,而导致了大脑支配功能的障碍。因为血管病变损害的大脑部位不同,患者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大脑左半球的病变,可表现为失语、失用、失写、失读等症状;大脑右半球的病变,可表现为视觉障碍;大脑前动脉病变,可出现情感淡漠、自言自语、意志缺乏等;大脑中动脉病变,可有失语、意识障碍症状;大脑后动脉病变,可有幻觉、妄想、偏盲等症状;丘脑部位的病变,患者会有多动、轻瘫、遗忘、淡漠等症状;其他的还有精神运动性迟缓、人格改变、情绪不稳定等症状。

  医生链接:程俊

  副主任医师,成都西南脑科医院三病区主任,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从事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工作20余年,具有扎实的基础。并谙熟各类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检查与诊治,特别是在神经修复技术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帕金森、脑萎缩、脑血管疾病、脑中风后遗症、中枢神经损伤、神经性头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