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常见疾病。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80%以上为动脉瘤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小部分病人是由脑血管畸形、烟雾病、血液病等原因所致。
各年龄均有发病,30~40岁青壮年多见,也有的报道80%的发病年龄在30~69岁,秋季及冬初发病率较高,发病时多有情绪激动或用力病史,部分患者可有反复发作头痛史,发病时,90%患者为突然起病,少数起病缓慢。
临床表现:
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在情绪激动,体力劳动,咳嗽,用力排便,饮酒,性交等情况下发病,主要表现是突发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症状的轻重取决于病变的部位,出血量的多少,并且与发病年龄有关。
少数患者发病前2周内有头痛,头晕,视力改变或颈项强直。头痛与呕吐是本病常见而重要的症状,患者从突然剧烈难以忍受的头痛开始,并可放射至枕后,颈部,肩部,背部,腰部及两腿等,并持续不易缓解或进行性加重,头痛重者伴有恶心及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少数患者呕吐咖啡样液体,提示预后不良,少数动脉瘤破裂导致大出血的病例,在剧烈头痛呕吐后随即昏迷,甚至很快呼吸停止而猝死。
多数患者在发病后立即出现短暂性意识丧失,少数患者在起病数小时发生,意识障碍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出血部位及量、脑损害的程度有关。老年患者意识障碍发生率高。部分患者神志清醒,但有表情较淡漠,畏光,怕惊,谵妄,幻觉,妄想,躁动等精神症状,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继发癫痫发作发病率为9%~20%,部分患者以癫痫为发症状。
少数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痛及下肢牵拉痛,行走困难,而“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亦可出现上述症状,故易误诊。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轻者症状、体征均不明显,且消失快,恢复,重者可有中枢性高热,迅速昏迷,甚至死亡。
蛛网膜下腔出血需及时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危害较大的脑血管疾病,严重的甚至会危及到生命,因此日程生活中对于此病预防大于治疗,以免出现更为严重的后果。患病后及时专业的治疗也非常关键,建议出现症状后尽早治疗,以更加及时的控制病情发展。成都西南脑科医院以专业的态度,精湛的技术,为广大患者服务,脑血管疾病咨询热线:028—6876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