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情况介绍
女,68岁,面肌痉挛,具体症状表现为左侧面部、眼睑、嘴角抽搐,伴有左耳听力下降。发作时间不固定,全天均可发作,非常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心情。她曾在当地医院尝试过针灸、按摩、电疗等方式治疗,未见明显放心。在我院经过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后,患者肌肉抽搐问题解决,听力正在逐渐恢复。
关于面肌痉挛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在大家看来只是眼皮的跳动,一般不会引起重视,但这可能是“面肌痉挛”惹的祸。在大街上或许曾看到过某些人扭曲的脸面和颈部,甚至做出“挤眉弄眼”的动作,这些表现有可能就是“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偏侧面肌痉挛,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发作性、节律性的不自主抽动。初期症状为眼睑跳动,抽搐多从眼周开始,逐步向下扩大,波及口周和面部表情肌,严重者可累及同侧颈部肌肉,情绪紧张等可使症状加重。严重者可导致肌肉挛缩变形而毁容,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甚至影响心理健康。反复不正确治疗后可出现不可恢复的面瘫。
绝大部分面肌痉挛是由于面神经根被压迫所致。血管压迫面神经的原因目前尚不明了。目前已知可能的危险因素有:高龄、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后颅窝容积小、遗传等。
那么怎样才能确诊面肌痉挛呢?主要根据患者病史、发作时的典型表现;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排除继发于颅内肿瘤的可能性;无颅底或面部面神经外伤史;发病前无面部麻痹、瘫痪病史等。
面肌痉挛的内科治疗包括口服药物或局部肉毒素注射等,但这些治疗可能无效,或是暂时有效,治疗结束后极易复发。目前根据国内外医生共识,可使用手术治疗面肌痉挛,这是较有效且可能根治的治疗手段。
医生链接:黄光富
主任医师、教授。国内神经外科医生,成都西南脑科医院医生组组长,原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从事神经外科工作30多年,现担任四川省医学会理事、四川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名誉会长、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委员、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常委、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委员。
擅长:颅内肿瘤、脑血管等神经外科疾病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