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诊疗项目 > 肌张力 >

24岁小伙全身抖动无法行走,竟然是肌张力障碍导致的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冯先生今年24岁,五年前出现了无缘由的双上肢抖动。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加重,两年前出现双下肢乏力,四肢不自主抖动,全身肌肉抽搐,不能独站独走。生活都需要父母照顾,吃饭都成问题,工作也丢了。冯先生四处求医均未确诊,辗转来到成都西南脑科医院后,经医生会诊确诊为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表现多种多样

  肌张力对于我们正常的姿势的维持,以及动作的协调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当主动肌和拮抗肌收缩不协调或者过度收缩时,就可能出现临床上以异常的动作和姿势为特征的运动障碍。这,就是肌张力疾病。

  像冯先生的病情,就是肌张力障碍导致的。肌张力障碍是神经科常见的疾病,它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一大组临床表现。可能出现肌张力增高,也可能出现肌张力下降。

  这种疾病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症状明显,休息或安静时减轻,睡眠中消失,具有不自主性、持续性的特点。

  这些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和生理痛苦,产生自卑感,甚至患上抑郁症,随着疾病发展还会导致运动能力丧失。

  肌张力障碍临床常见分类

  肌张力障碍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依据肌张力障碍的发生部位,可分为局限性、节段性、偏身性和全身性,临床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疾病。

  一、扭转痉挛,又称扭转性或变形性肌张力障碍,以肌张力障碍和四肢、躯干乃至全身剧烈而不随意的扭转为特征,肌张力在肢体扭转时增高,扭转停止时恢复正常。

  二、痉挛性斜颈,是由于颈部肌肉痉挛性或强直性收缩所造成的头部旋转性姿态,多见于锥体外系器质性损害。

  三、梅杰综合征,又称特发性眼睑痉挛,以双眼睑抽搐和(或)口面部肌肉对称性不规则痉挛性收缩为特征。

  四、手足徐动症,又称指划运动、易变性痉挛,以肌强直和手足显现缓慢不规则的徐动为特征表现。

  患者需多重手段综合治疗

  合理改善异常的肌张力状态,是神经性疾病康复的关键所在。在排除焦虑、精神因素及药物等明确诱因外,通过正确的病因评估后,可采取相应处理办法。

  其一是通过手法及器械,牵拉肌腱,维持肌肉肌腱弹性,改善关节活动度,减低肌张力,调整姿势控制,平衡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其二是对全身性肌张力障碍治疗,对全身性肌张力障碍中症状特别严重的局部,可应用肉毒素A做多点注射。对顽固性、难治性的病例,就要考虑外科手术了。

  治疗中,要保持心态平和、养成午休的习惯,以减轻神经的过度兴奋。避免葱、姜、蒜、烟、酒等刺激性物质的过多摄入,同时选择适合自己的温和的运动方式,例如散步、骑单车、打太极拳等。还要广泛培养兴趣和爱好,学会分散注意力,不要过多地纠结疾病,这些都对康复有着促进作用。

  经过相关治疗后,冯先生全身抖动大大减轻,可以独站独走了,蹲下起身都很容易,冯先生对治疗放心很是满意。

  医生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