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缩不仅仅是会给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严重的时候还会让患者的心理存在巨大的阴影,所以很多人都想知道肌肉萎缩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引起肌肉萎缩的原因
1、遗传因素:5%-10%的肌肉萎缩患者有遗传性,称为家族性肌萎缩性侧索硬化,成年型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青年型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临床上与散发病例难以区别。
2、上运动神经元病变:上运动神经元病变是引起肌肉萎缩的病因之一,它是由于肌肉的长期不运动而导致的,主要表现为全身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3、脊髓和下运动神经元病变:脊髓和下运动神经元病变也可能导致肌肉萎缩,这类疾病常见于脊神经肿瘤、神经丛病变、蛛网膜炎、脊椎椎骨骨质增生、神经炎、脊髓空洞症、神经损伤、运动神经元性疾病等。
4、肌营养不良:肌肉萎缩的病因还包括肌营养不良,常见的造成肌肉萎缩的病因还有营养不良性肌强直症、多发性肌炎、周期性麻痹、缺血性肌病、内分泌性肌病、代谢性肌病、药源性肌病、重症肌无力、伤如挤压综合征等。
如何预防肌肉萎缩
一、适量运动
参加适量运动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但不可运动过量。运动过量会加重病情,人们应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适当的运动,恢复肌肉健。而且对病情较重的患者或者是卧床不起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按摩,以防止褥疮的产生。
二、良好的心态
患者应有良好的心态,护理人员应注意鼓励患者,且患者本身也应该有积极乐观的治疗心态,减少患者的心里负担,避免精神剌激和过度劳累,树立治疗的信心。
温馨提示:您看了我们的文章之后,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或者想要了解其他脑部疾病,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咨询。成都西南脑科医院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