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缩是指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导致的肌肉体积缩小。多由肌肉本身疾患或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所致。
病因主要有:神经源性肌萎缩、肌源性肌萎缩、废用性肌萎缩和其他原因性肌萎缩。肌营养不良症萎缩就是一种原发于肌肉的遗传性变性疾病,又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肌肉萎缩病有被遗传的可能,因病因多种多样,不能够绝对认为。
引发病因
1.神经源性肌萎缩,废用、营养障碍、缺血和中毒、神经根、神经丛、周围神经的病变等均可引起神经兴奋冲动的传导障碍,从而使部分肌纤维废用,产生废用性肌萎缩。
2.肌源性肌萎缩,肌肉本身疾病,如肩带或面肩肱型的肌营养不良患者,通过形态学检查证实为脊髓型肌萎缩。
肌肉萎缩临床表现
1.大腿肌肉萎缩,股四头肌萎缩,股骨头坏死患者及下肢制动者出现大腿肌肉萎缩是普通现象。
2.小腿肌肉萎缩,横纹肌营养不良,肌肉体积较正常缩小,肌纤维变细甚至消失。
如何治疗护理
1.规范康复运动治疗,可以经过规范的治疗可以明显减少或减轻瘫痪后遗症。
2.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可使大脑兴奋和抑制过程平衡,预防肌萎缩发展。
3.劳逸结合,进行适度的锻炼与肌肉活动,可以使肌肉处于活动状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等。
温馨提示:为方便患者及有需要的人较好的了解所患疾病的信息,医院特别开设了免费在线咨询服务,在线为您解答相关疾病问题。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