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妈妈在给三个月内的宝宝换衣服或者洗澡的时候发现宝宝手脚在抖动,看起来很痛苦的样子。很多妈妈都会被宝宝这个样子吓到,害怕宝宝患有癫痫。小宝宝的抖动总是突然没有征兆的发生,持续3-4秒,看起来十分吓人。很多家长很容易就把这种抖动与癫痫联系在一起,但其实三个月内宝宝会有正常的生理抖动,而新生儿癫痫也在28天内发生,那应该如何区分开两者呢?
宝宝因为什么原因抖动
三个月内宝宝的抖动妈妈们无需太过担心。这些不自主、无意识的手脚抖动是新生婴儿普遍存在的现象,不会影响日后的智力发育,通常与抽搐、癫痫和缺钙无关。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大脑发育不断完善后,这种不自主的抖动会逐渐减少,宝宝长到3、4个月时会慢慢消失。这种在新生儿期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医学上是一个生理性表现,新生儿出现四肢、身体的无意识抖动,通常被称作惊跳。
如何分辨生理性抖动和癫痫?
新生儿癫痫表现
很多爸爸妈妈会把生理性抖动与癫痫联系在一起。新生儿癫痫指发生在出生后28天以内的癫痫。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见多种类型的癫痫发作及癫痫综合征。由于新生儿大脑皮质发育尚不完善,任何不良刺激均可导致大脑皮层异常放电,脑电图检查阳性率比较高。出现点头哈腰、不间断地点头这样的症状就有可能是新生儿癫痫。另外,出现自动症呼吸暂停,孩子的手和脚自己动起来,像是游泳或者骑单车这样的反应,嘴巴上可能出现咀嚼吞咽,不自然的动作反应,以上反应都有可能是新生儿癫痫。
区分开生理性抖动和癫痫
癫痫经常发生在清晨醒来后不久,新生儿癫痫的发生只会出现一些轻微的症状,比如面部四肢的轻微抽搐,新生儿癫痫患者的家长有时候可能会看到孩子对自己做鬼脸,其实这是孩子无意识的行为,这是新生儿癫痫的发生现象。如果孩子稍微大一些了,反应会比新生儿时期激烈一些,会出现身体某个部位突然、有力、快速地抽动,会有突然点头、弯腰或后仰,整个身体突然后倾或倒向一侧,也有的并不倒地,仅仅表现为“激灵”一下,当发作摔倒时,两手不会去扶地,一般发作前没有预兆。也会出现肢体突然抖动,手中的东西甩出,孩子在抽动前后意识不丧失,跌倒后能很快站起来,有时在一次肌阵挛发作后,数秒钟或数分钟后再有发作,连续数次,有的患儿一天可发作多达几十次。
而生理性抖动只出现在三个月以前,随着月份的逐渐变大,孩子就不会在抖动。而且生理性抖动只持续3-4秒,只要妈妈按住孩子的一个部位就不会再抖动。而癫痫哪怕被按住还是会持续抖动。
所以新生儿抖动妈妈们无需太过担心,刚出生的宝宝因为许多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所以经常会有奇怪的状况发生,随着宝宝的长大慢慢就会好。而新生儿癫痫则是一种棘手的疾病,虽然初期症状不明显,但只要爸爸妈妈细心观察孩子就会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