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花季的青少年往往都追求苗条的身材,而有一类人,即使没有可以的去减肥,小腿也越来越细,较终发展为肌无力、肌萎缩,双下肢呈倒立酒瓶状,或称鹤立腿,这是因为他们患上了一种罕见的遗传疾病——腓骨肌萎缩症。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就是这样一个病患故事。
胡小妹今年15岁,5个多月前突然行走困难,走路需要人搀扶,伴有姿势性的走路抖动,行走时脚呈尖足。在母亲的陪伴下,胡小妹辗转来到我院。经医生会诊,确诊为腓骨肌萎缩症。
什么是腓骨肌萎缩症?
又称为遗传性运动感觉性周围神经病,是一组具有遗传异质性的周围神经单基因遗传病,占全部遗传性神经病的90%。多有家族史,比如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舅舅、叔叔、阿姨等有这种病史。大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疾病。
常见临床表现为儿童或青少年隐匿起病,比如这个病例中的胡小妹,较开始就只是一直想睡觉,人没有精神,高兴的时候还会流口水。缓慢进展为对称性四肢远端肌无力及肌萎缩,伴有“倒立酒瓶腿”、尖足、感觉障碍、腱反射消失等。周围神经活检,有“葱球样改变”。
腓骨肌萎缩症该怎么治疗?
先通过维生素、营养神经药物修复神经功能,改善她的肌力、肌张力,控制抖动,再通过手术治疗纠正足部畸形。
一系列的综合治疗后,出院时的胡小妹走路无需搀扶,行走自如,脚掌能够放平了,与常人无异。
对于本病的预防,程俊主任指出:腓骨肌萎缩症本身是一个遗传病,起病和发生由遗传因素决定。所以这个病较根本的预防的措施,在于产前检查。一定要在胎儿出生之前,及早检查他的绒毛、羊水或者是脐带血,及早发现本病,然后终止妊娠。
医生介绍